以“六干”践行对党忠诚
陈公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弘扬实干精神,特别勉励浙江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如今,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更需聚焦“实干”两字,精耕细作。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六干”要求: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奋力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
“忠诚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根本基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将党的信仰深植于心,将党的宗旨和事业铭记于心,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坚定不移地忠诚于党。在实际工作中,“忠诚干”要求党员干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决策,不打丝毫折扣,不搞任何变通。无论是国家重大战略的稳步推进,还是基层工作的细致落实,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实干实绩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唯有始终坚守“忠诚干”的原则,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才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党的事业竭尽全力。
“务实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核心准则。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尊重实际情况,讲求实际成效,坚决摒弃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当前,我们要紧紧围绕“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整体上台阶”,着力夯实共富物质基础,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激活改革创新动力,展现品质生活之美,以“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牵引赶超发展。只有始终保持“务实干”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
“担当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鲜明特质。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毫不畏惧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尤其在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例如,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中,要紧扣“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十项重大工程”,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突出“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经济工作主线,持续放大开放优势、激活创新动能、强化产业支撑,促进经济持续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只有始终保持“担当干”的精神品质,党员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才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显著标志。要敢于挣脱常规束缚,勇于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推动工作创新与发展。面对我市城市竞争力待提升、发展不均衡,外贸出口面临不确定性,投资消费动力不足,以及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步伐亟需加速等现实问题,我们应积极汲取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并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具体而言,要聚焦于打造创新金华、构建先进制造业高地,依据地方特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科创走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省级试点改革,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要完善科技创新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构建“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机制,加速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建设步伐。同时,要积极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强化产业链与平台的适配性,大力发展数字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竞争新优势。“创新干”,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关键驱动力,唯有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党员干部方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为党的事业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团结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深刻体现。要不断增强团结意识,积极促进团队合作,以“人人躬身入局、个个挺膺负责”之势,树牢“高质量赶超发展没有局外人,都是责任人”的鲜明导向,在项目一线、工作一线比状态拼干劲、比实绩拼位次、比担当拼贡献、比效能拼作风,以“真刀真枪、规模数据比实绩”激励赶超发展,汇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只有始终保持“团结干”的精神风貌,党员干部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廉洁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全面监督,做到廉洁奉公、廉洁从政。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做到廉洁自律;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做到公正用权、廉洁用权;要守牢底线,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树牢“抓发展必须抓清廉”理念,强化政治监督、提升作风效能,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始终保持“廉洁干”的本色,党员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新征程中,党员干部要将“六干”要求贯穿于工作始终,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只争朝夕、团结奋斗,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阔步迈上“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新台阶,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