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人文

安徽中专生在横店 演绎短剧“逆袭王”

记者 汪蕾

31岁的宣以豪,是竖屏短剧中眼熟的“逆袭王”,但显然他并不满足于每集一分钟里的悬念与反转。现实中,这个1994年出生的安徽小伙,中专毕业后在很多行业兜兜转转,2019年来到横店后,才真正开启自己的逆袭人生。

短剧“逆袭王” 第一次拿奖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正式领奖,之前我拿过的唯一一个奖是横店演员公会给我发的‘最佳横漂奖’……”去年11月,在杭州的新腕儿第二届短剧大会上,身穿皮夹克的宣以豪只留下了一张并不清晰的照片。

过了不到一个月,他再次收到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微短剧全球峰会组委会的消息,拿下人生的第二座奖杯——“2024年度最佳男主角”。至此,宣以豪成了短剧圈里的“双料男主”。

看短剧的人,对宣以豪一定不陌生。从2022年4月接拍第一部竖屏男频短剧《狂野小农民》,到爆火的女频短剧赛道《美飒小厨娘》,他出演了近80部短剧,稳居短剧爆款男演员的榜单前十位置。

在短剧中,宣以豪出演的多是出身草根,后期靠机遇和努力逆袭的男主形象,接地气、能共情,看他的剧很多人代入其中都感觉“爽感十足”。“事实上,很多剧中的情节也会让我代入自己。”回想起自己5年前来到横店时,宣以豪不禁感慨,这个神奇之地是他人生的拐点。

三个月减50斤 演戏改变人生

中专毕业后,宣以豪尝试过很多不同的行业,在别人看来多少有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来到横店,遇见演员这个行业。“后来,我才意识到,之前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喜欢、想扎下去的领域。”

2019年底,宣以豪来横店旅游的同时体验了一下群演。“没想到尝试后,我立刻喜欢上了表演。”

参加演员选拔时,184厘米的宣以豪身高优势明显,但当时他的体重有将近210斤,因此遗憾落选。于是,他下定决心减肥,短短三个多月,他成功减到约160斤,重新参加面试并顺利通过。“毅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有动力。只要是喜欢的事,哪怕跌落谷底也没关系。”

宣以豪参演的第一部戏是《传闻中的陈芊芊》,他演的是一个逛大街的老百姓。第一次进片场,宣以豪拼命往镜头前蹭,没想到还真在电视剧播出后截到自己露脸的一个镜头。

第一年春节,宣以豪没有回老家,在横店片场的《十二谭》剧组继续当群演。歌舞厅里他饰演路人甲,连续拍了26个小时。“这里来个人!”听到副导演的叫唤,宣以豪立刻从歌舞厅另一端飞奔过去,“到!”导演嘴上无奈地说,“兄弟,你穿帮了”,心里却默默记住了这个敬业的年轻人。约莫半年,他就从群众演员升级为前景演员。

“圈里有一个词叫‘捡鸽子’,就是在有前景演员放鸽子时,过去填补空缺。我经常半夜两点出门‘捡鸽子’,很多机会都是我捡来的。”导演也都把他的努力看在眼里,愿意多给他一些机会。又过了三个月,这个爱“捡鸽子”的年轻人入选为特约演员。

此时,距离宣以豪到横店不过9个月,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抓住的机会,接戏、拍戏、升级,实现了很多人“横漂”多年都很难完成的跨越。一年零三个月后,宣以豪又从特约一群“破格”晋升到特约三群。“在横店的特约演员也有所不同,三群的晋升条件是待在横店满三年,当时我只待了两年。”

宣以豪感恩这个充满人情味的逐梦之地,不看出身、只问付出,给了他机遇与平台。他说,这是自己提升最快的阶段。“演戏一旦开窍就能进步飞快。演员公会给了我很多资源,不少大项目也抛来了橄榄枝。”

吃止疼药拍戏 拼成圈内“劳模”

谁也没想到,2022年4月,宣以豪做了当时让很多人咋舌的决定——放弃签约和拍大戏的机会,去拍竖屏短剧。

彼时竖屏短剧刚刚出现,影视圈里还有“鄙视链”,很多人将短剧当作赚钱的小商品,圈内甚至流传着“拍短剧就别说自己是演员”的风言风语。

宣以豪受到邀约的是短剧《狂野小农民》项目,这是一次将横屏剪成竖屏的全新尝试。“负责人和我聊了竖屏短剧的前景,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相信短剧肯定会逐渐走向精品化、影视化,未来的市场趋势不错。”宣以豪说,自己随即不顾周围人的质疑,决定参演。

在剧组里,宣以豪一直是乐呵呵、打鸡血的开心果形象。有时为了赶周期,要连拍二三十个小时,他从不叫苦叫累,还经常给大家打气:“兄弟们,冲啊!”看到男主角都这样敬业,其他演员也很快被带动。

2024年初,在大连拍《假如我是富二代》时,宣以豪骑摩托车摔断四根肋骨,依然坚持拍摄。还有一次,他在家不慎滑倒导致两个脚趾骨裂,第二天收到《美飒小厨娘》的临时定妆通知,立刻拆掉石膏、吃止疼药去拍戏……也是因此他在圈内得到了一个“劳模”称号。

“我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宣以豪说。两年来,他共出演了将近80部短剧,平均每个月接三四部剧,几乎没有空档。

蛇年春节,宣以豪同样选择扎在横店。“用扎根的方式开年,希望在这一年接到更多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角色的短剧,也希望编剧们多尝试新题材,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剧本。”他认为,2025年短剧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他希望做更多沉淀与积累。未来,他想尝试往大银幕发展,“这也是每一个演员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