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突围 赶超进位
浦江企业创新发展乘势而上
记者 叶赛丽 浦江县融媒体中心 冯阳康
又是一年春潮涌,又是一年奋进时。
2月12日上午,浦江县企业创新发展暨浦江高新区建设动员大会在浦江中学报告厅举行。会议总结工作、表彰先进、解读政策,为浦江高新区建设指挥部揭牌,动员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加力干、扩量提质促跃升,努力把态度干成速度、把定位干成地位,不断开创县域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
大兴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上午9时许,与会人员精神饱满,早早来到会场。县四套班子领导在会场门口迎接参会企业家代表,为大家佩戴红围巾。
会上通报表彰2024年度纳税三十强、“龙虎榜”企业、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领跑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质量优胜企业和优秀金融机构等。
坚定不移大抓产业是浦江高质量赶超发展必由之路。近年来,浦江把经济发展摆在最突出位置,与全县企业家一起,同题共答、同向发力。2023年3月,总投资52亿元的盈旺项目与浦江签约,9月动工,2024年11月厂房投入使用,今年1月实现量产。“盈旺项目落地速度之快,充分展现浦江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务实的干事精神,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速度、温度和高度。”公司主要负责人说。
过去一年,浦江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坚实有力,答卷更精彩纷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是全市唯一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的县(市、区);浦江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中的排名从第75跃升至第35,进位幅度全省第一;招引落地10亿元制造业项目5个,连续两年有项目入选省特别重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制造业投资增速和民间投资占比均排名全市第一,首获省级季度投资“赛马”激励。
成绩的取得源于浦江坚持扩增量、优存量的路径选择,源于民营企业家的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源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奋勇争先。新的一年,浦江将聚焦产业发展,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以“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责任感、“拖不得”的紧迫感,用活用好“扬长补短”的方法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抓快干,全力推动浦江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破局突围、赶超进位。
创新创业 构建“3+3+1”产业体系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一直以来,浦江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提升科技创新能级。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15.14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8.91亿元,增长123.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4.19亿元,增长16.5%,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2024年,浦江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累计达7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累计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累计204家。新增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累计2家。百川导体、亚特新材、伯虎链条、万赛汽车零部件4家企业入选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其中百川导体、亚特新材入选省单项冠军重点培育库名单。培育亿元企业24家,连续两年新增亿元企业20家以上,亿元企业总数达到83家。
坚定不移创新创业是浦江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关键之举。在区域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浦江要想实现突围突破、奋力赶超,就必须把握把准创新发展这一路径选择,加力干、加快赶,努力让创新成为浦江的城市气质、产业特质。
以项目拉动产业向新而进。一个重大项目可以激活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惠及一方百姓、改变一座城市。浦江优化调整“8722”招商体系,坚定不移从项目端发力,聚焦产业链千方百计招大项目、招好项目,强创新、扩总量、提质量,让奔走在招商路上成为常态,通过持续不断招大引强、招才引智,进一步育强创新主体、链接创新资源,厚植发展根基。
以平台支撑产业向新而进。科技创新产业平台资源集聚,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大会提出加快建设以黄宅为核心的省级高新区,打造集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核心平台,建设中欧班列金华陆港浦江公铁联运枢纽,优化“一心三区多点”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换新”、城镇“焕新”、农民“换心”,构建开发区和高新区双擎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答好三道题推动产业向新而进。浦江着力构建“3+3+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开辟新产业赛道,向高价值、高技术领域迈进,实现“一串珠、一把锁、一块布”创新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壮大,围绕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力争5年内再培育1~2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挑起发展大梁;未来产业布局,抢占氢能风口,制定氢能核心装备发展规划,加快氢能研究院和氢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招引落地更多产业链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
强化协作 汇聚区域发展力量
企业创新发展,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在全省上下大拼经济、大抓创新的发展态势下,企业家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党员干部是责无旁贷的主心骨。人人都要找准定位、躬身入局,坚定不移把谋准的事干好干成干到底干一流,合力推动浦江经济不断向新向前迈进。
浦江县发改局围绕推动“民营经济36条”落地和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抢要素、抓项目、优环境,密切关注政策窗口期、动态完善民营经济“1+N”政策体系、拓宽上级资金争取渠道、完善民间资本投资机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充足保障,营造更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浦江县经济商务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育主体,通过政策集成,让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铺天盖地”;数智赋能促转型,深化数实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强链延链优生态,围绕“3+3+1”先进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开展制造业、商贸业双招双引;技改升级提效能,深入推动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推动产业向现代化、优质化、高级化跃升;内外联动拓市场,组织企业“走出去”扩市场,“引进来”谋合作,力争全年培育跨境电商转型企业40家以上,外贸出口同比增速10%以上。
浦江县教育局以教育赋能,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以“为持有居住证新浦江人的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校学位达到100%”为目标,让随迁子女上好“家门口”“企业边”学校;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为企业输送更多“即用型”技能人才;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浦江企业创新发展和浦江高新区建设提供坚实教育保障和人才支撑。
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渠道、资金、政策、产品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如农行浦江县支行紧盯绿色、高新技术等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优化作业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和“最多跑一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高新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站在发展新起点,浦江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向实而干,展现丰安大地赶超发展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