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劝导点亮回归路
金华开发区以文明创建促社矫对象角色转变
本报消息(记者 俞夏冰 文/摄)2月17日早上7时30分,刘小青(化名)穿上红马甲准时出现在李渔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他站在交通信号灯下拿着一面小红旗,引导非机动车与行人有序通行。他是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在交通路口的文明劝导将持续整个早高峰时段。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直接体现,社区矫正对象组成的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伍为共创文明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将教育矫正落到了实处。”金华开发区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推进金华开发区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发区创建办联合开发区交警大队秋滨中队、市司法局直属分局秋滨司法所,打造这支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伍,在辖区主要路口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公益活动。
秋滨街道社区矫正对象目前有90余名,以四人一组的形式每天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交通劝导。市司法局直属分局秋滨司法所所长严土明介绍,这种形式的社区矫正不仅能够培养矫正对象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思想意识,也有利于帮助矫正对象修复社区关系,增强社会公德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公益活动中感悟人生价值,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接受矫正,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比如,刘小青曾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参加交通劝导志愿活动能让他进一步筑牢交通安全思想底线,汲取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李渔路和环城西路路口车流量大,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志愿者队伍是交警之外的一个有效补充。”开发区交警大队秋滨中队副中队长郭侃清说,环城西路高架通车后,部分区域交通流集中,早晚高峰交通压力大,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能够有效帮助维持交通秩序。在社区矫正对象上岗前,都会进行统一培训,培训指导员将告知其劝导期间应当遵守的纪律、工作任务、劝导方法,让他们对闯红灯、骑电动车不佩戴头盔、逆向行驶、车窗抛物、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倡导文明安全出行。
据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助力文明交通行动由秋滨司法所于2024年6月起组织开展,后续将逐步推广实施。截至目前,社区矫正对象已累计参与路口文明劝导8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