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文化

金华非遗在京掀起消费热

记者 徐桢瑾

这些天,浦江十字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明园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很忙碌,一边教授体验课,一边售卖浦江十字花系列产品。“青蛇报喜香包挂件最受大家喜爱,从浦江带来很多都不够卖,现场一边做一边卖,根本来不及。”何明园说。

去年12月21日,中国非遗馆举办“过年——春节主题展”,展览持续至今年3月底。其中,地方馆展区浙江展厅“诗画浙江”馆由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承办。

在这个仅12平方米的“诗画浙江”展厅里,共展出35个来自金华市的代表性非遗项目、132种非遗产品,工艺价值高、文化厚重、审美品位高雅、非遗美食健康,既有令人垂涎欲滴的金华火腿、金华酥饼、金华汤圆、婺式糕点、方前小吃等,也有精美绝伦的东阳木雕、永康锡雕、磐安竹编、浦江剪纸等非遗技艺。

参展期间,在中国非遗馆,金华非遗令北京的市民游客很“上头”,非遗美食、非遗产品备受追捧,持续激发消费热情。

“我们不是第一次来中国非遗馆参展,但这次有点出乎意料。”磐安竹编传承人陈喜群告诉记者,参展期间,她和女儿陈熠寒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带去的竹编茶饼盒第一天就售卖一空,最受欢迎的竹制玩具一天能卖200多个。“每天都在补货,哪些卖得差不多了,就从磐安寄过来。”陈喜群说,不到10天,他们的销售额就达2万多元。

此次“过年——春节主题展”是金华非遗参与时间跨度最长的对外传播交流活动之一。为更好地体现“浙”里的婺风遗韵,参展期间,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结合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点,分批选送传承人赴京开展展示、展销、互动活动;同时,积极策划以场景、演艺、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引流促消费,使金华非遗在京频频“出圈”,多款“婺礼”成为热销爆品。截至目前,金华非遗在“诗画浙江”馆累计销售额近20万元。

(照片由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