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市区商场面貌悄悄在改变

冲着“多元”铆足劲齐发力

开栏的话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段时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提升消费能力、深挖消费潜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推出专项政策,大力提振消费。与此同时,消费市场逐渐走热,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为了更好宣传消费政策,引领消费理念,促进健康消费,本报今起推出《消费新视界》专栏,为读者及时解读最新消费政策,观察消费趋势,传递消费资讯,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记者 陈月丹

不久前,第一百货集团董事长倪涛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关于“One box玩盒”第一次客户恳谈会的消息,称“2025年5月1日前,全新开始”,意味着更接地气、年轻态的一百江北店进入“变身”倒计时。

同属西市街商圈的永盛购物广场和金厦帝壹城购物中心,去年底以来也一齐开启品牌调整和立面改造,其中帝壹城九成品牌大换血。

西市街,金华传统商业标杆地段,为何集体大调改?答案是,商业逻辑在变,消费需求在变,商场不能不变。

多元体验成商场主攻方向

数字经济蓬勃兴起,颠覆了传统商业市场的逻辑。电商平台基于大数据优化供应链效率,以更低的成本汇集海量商品、覆盖广泛客群,线上下单、送货上门,消费者省心省力还省钱。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电商的挤压、同行的竞争、新技术新媒体的推波助澜,都对商场运营提出新的挑战。当“多元”成为另一种趋同,想要持续撬动消费热情,需要更多内涵外延的支撑。

相较于几年前去商场主要目的是购物,如今金华人去商场,更看中的是吃饭、遛娃、撸宠、运动、观影、看戏、看展等吃喝玩乐文体娱购一站式消费场景。

“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线上无法替代的社交场所是打破传统商业瓶颈的关键点。”浙江金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晨虹介绍,重装开业的帝壹城,引入了运动工场、24小时台球、宠物生活馆、脱口秀、沉浸式话剧等体验式互动式消费。

英国知名零售及娱乐目的地Westfield此前发布2028年购物中心报告,认为未来购物中心共同的重点将不是销售,而是创建一个平台,通过识别和理解个人,并将他们与分享核心价值观和抱负的志同道合者联系起来,从而促进销售。

提供多元体验和情绪价值,正成为市区各大商场的集体发力点。除了江北的西市街商圈,在江南,世贸城市广场400多个品牌中,非百货零售品牌占70%,覆盖餐饮、运动、萌宠、牙科、美容整形等各个生活领域。在金东,涵碧·紫金城购物中心,日常消费品类外叠加了一个涵盖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等文化样式的艺术中心,打造可观城市美景、欣赏先锋艺术,也可购物、就餐、消遣娱乐的城市社交平台。

此外,一些新开业或即将开业的商业体,也在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间和情绪价值。

庞大体量之外顾客还有期待

目前金华有多少大型商业综合体?据市商务局最新统计数据:39家,其中市本级8家。

这些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有的人气爆棚、风生水起,有的略显冷清,甚至难以为继。

有人说,市区的商业面积已经饱和;也有人觉得,金华的商业还缺点什么,比如高端头部品牌。上月,市区一商场地下层出让引发网络热议,很多人猜测:“这是要入驻盒马鲜生?”虽然这个消息还未得到证实,但金华人对头部品牌的期待可见一斑。去年7月盒马鲜生落户义乌,一度火到多次限流,金华人对其的期待值更是拉满。

有业内人士认为,金华还缺具有个性的非标商业。

所谓非标,即不以品牌为引导、主打“小而美”的独特性。金华市商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冬蓉认为,目前金华许多商业综合体缺乏特色、品牌定位模糊、服务内容重复,非标式焕新或许会成为打破同质化竞争的一把钥匙,如把分散在各地的金华“老字号”、八婺优品等以集合馆、大师馆等形式引入核心商圈,形成另一种“多元”。

好品牌、好体验,归根结底,还要有人。人气聚起来,商机才能旺起来。今年市两会期间,多位市政协委员建言,建立商旅文体健融合抱团发力的机制。去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业内人士建议,金华可以加强演唱会、体育赛事、旅游推介等活动与商贸业的联动,以赛事、旅游活力带动消费活力,多方合力吸引并留住外地客流,打造更为立体的消费场景。如对来金参加赛事观看演唱会的外地观众发放消费券,凭券或票在我市购物享受优惠;赛事、演艺活动进商圈、进街区给予相应奖励等。“近年来,金华近邻衢州就通过演唱会带动了商业的蓬勃发展,做法值得金华借鉴。”一业内人士表示。

“金华的商业业态很丰富,但确实一定程度上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相同辐射半径中,市区商业综合体需要错位发展,在首店首发经济上布局,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消费能力的群体走差异化路线。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商业综合体瞄准40岁以下人群,尤其是“Z世代”的居多,但银发经济鲜有涉及,适合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中老年人群的消费场所不多。

另外,该负责人认为,我市目前大型商业综合体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江北西市街和江南李渔路区块,存在布局盲点。如市区湖海塘区域,有湖海塘公园的锻炼人群、体育中心赛事演艺观众群体以及金职大的师生群体,但还没有合适的商业中心可以匹配。

期待金华的商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