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现县市区和重点产业领域全覆盖
116家博士后工作站助力企业创新
本报消息(记者 李晓艳)近日,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武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此,我市共有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6家。
博士后工作站是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锚定“港”“廊”“链”主战场,迭代升级博士后政策,加大培养力度,注重成果转化,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名贵中药和珍稀食药用菌品种选育、研究、栽培、生产、营销等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了“一地二室二联盟三站五院七中心”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有研发人员152人、高级职称31人、博士14人。2020年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企业共引进博士后6名,目前在站博士后2名。
李振皓是寿仙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第一位入站博士后。在浙江大学药学院读博期间,他就参与公司相关课题,进行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产品开发等研究。入站以来,他持续开展灵芝和铁皮石斛等品种选育、数字化栽培、药理药效及作用机制等研究,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获评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神农青年英才等荣誉。
“公司通过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深入开展中药应用基础研究。有不少硕士、博士在校期间就参与公司研究课题,毕业后选择加入公司研究团队,以企业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研究,并成长为省级、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 李振皓说,公司聚焦中药全产业链,从育种、栽培到智能制造、药理药效等各个核心环节都进行研发,多年来与浙江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成为公司招引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平台,同时也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注入了核心动力。
浙江武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矿山破碎、筛分机械和耐磨铸钢件,建有省级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6个省级研发平台,是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2020年4月,公司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引进博士后2名。
“他们围绕公司的主导产品开展了表面处理技术及组织调控对耐磨钢性能的影响研究、超细贝氏体耐磨钢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不同矿石对高锰钢成分的优化调整研究等3项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协助公司获省制造业首台(套)产品2项、浙江机械工业科技奖1项、授权专利14件,参与起草国家标准6项,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公司办公室主任李燕飞说,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构建了“科研攻关+人才培育”的双向培养机制,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以项目实战培养博士、工程师等梯队人才,培养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13名,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成果产业转化—人才能力跃升”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6家,在站博士340人,实现县(市、区)和重点产业领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