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4版:今日开发区·要闻

从“灰头土脸”到“绿色施工”

金华开发区严控建筑工地扬尘

本报消息(记者 俞夏冰)进入春季,金华开发区各施工工地全面开工建设。连日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金华开发区分局(以下简称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对辖区工地开展专项宣传和检查,聚焦工地扬尘治理、裸土覆盖以及渣土运输跑冒滴漏等多发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工地扬尘防治、裸土绿网覆盖以及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消纳”全链条管理工作。

3月7日,在乐乐创新城(金华信息经济产业园三期)项目现场,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及一线施工工人进行交流,重点从工地扬尘防治、裸土覆盖管控、建筑垃圾消纳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宣讲相关法律文件。

记者发现,该项目工地正在进行基坑开挖作业,工地内设有硬化道路,工地面向公路的外围均设有围挡并开启喷淋设备,现场还有扬尘监测装置及标准化洗车池。“项目扬尘监控设备正常开启,围墙喷淋设施运行正常,现场裸土物料已覆盖,现场检查时工地内有洒水车辆正在洒水降尘,同时现场渣土运输车辆均经过清洗。”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表示,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在甬金衢上高速公路苏孟乡段,记者看到项目建设正有序进行,而位于高速桥墩下的双龙南街上却留有几条渣土车的泥土车辙。“渣土车没有经过清洗,也没有密封措施,容易跑冒滴漏,天气一旦放晴,这些泥水就会变成飞扬的尘土造成污染。”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指出,该工地管理较为粗放,没有喷淋措施,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地面也没有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未见车辆冲洗设施,容易污染周边空气。

项目工地是城市道路扬尘主要来源。今年以来,金华开发区始终坚持科学治气理念,牢牢站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双赢立场,坚决杜绝一刀切、大水灌等粗放做法,慎用少用企业停产、工地停工手段,在工业废气、油烟治理、扬尘管控等关键领域,努力做到精细管控、无事不扰。

前期,该局联合开发区建设更新部组织辖区内6家国资公司工程部负责人,70余个在建工地以及双溪西路拆迁区块项目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开展施工扬尘防治政策技术培训。根据202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十达标”措施的通知》,相关部门将对扬尘污染防治不到位、不符合“十达标”要求的建设工程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对扬尘污染防治不力、不履行主体责任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记入不良信用记录。

“金华开发区各工地一定要做好各处土方的覆盖工作,确保炮雾机等防尘降尘设备提前准备就位,并保证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以备随时启用。”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提示,“如遇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必要时需停止可能产生扬尘的土石方作业、拆除作业或其他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同时,要做好路面洒水降尘以及运输车辆车轮清洗等防尘降尘措施,严禁建筑运输车辆带泥上路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