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6版:今日开发区·特别报道

江宝英 23年,为瘫痪丈夫顶起一片天

记者 俞夏冰 文/摄

述说23年前的往事时,江宝英双手哆嗦,腿脚止不住地颤抖:“我不知道,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

她掩面哭泣,极力控制那段回忆带来的伤痛。2002年,她的丈夫叶国芳因一次车祸,从一名小学老师变成瘫痪在床的病人。23年来,江宝英守候在他身侧不离不弃,帮助丈夫逐渐找回失去的知觉与行动能力。“我现在能坐、手能移动,都要感谢我的妻子。”叶国芳说。

一场猝不及防的交通事故

叶国芳记得很清楚,自己受伤那天是2002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三。那天兰溪市游埠镇下王小学开学报到,他作为班主任很早就到班上迎接学生。下午5时,忙碌一天的他骑自行车下班回家。天还没黑,肚子饿了,他迫不及待想吃到妻子做的饭菜,却在回家路上遇到交通事故。

记忆中,叶国芳翻下去的山坡高约两三米,在当时的土路边,一辆摩托车交会时忽然向他冲去,他扭转车头躲闪,却连人带车滚下坡去,随即失去意识。等到醒来,叶国芳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上,那辆摩托车已经不见踪影,他想站起来却发现身体动不了,猜测可能骨折了。没有路灯看不清周遭的环境,他只能躺在黑暗里等人来救他。

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路上有聊天的声音渐近,于是大声呼叫救命。他听到年长一些的女人话语里有点害怕,年轻一点的男子循声找到被杂草掩盖的叶国芳。

路人问清情况,到叶国芳家找到他妻子江宝英。江宝英从村里叫了五六个熟人来帮忙,在现场找到丈夫。大家用门板、扁担、绳索,齐心协力将叶国芳运送回家里。回家后,江宝英担心得睡不着觉,彻夜守候受伤的叶国芳。“当时觉得自己肯定伤得不轻,可一回到家就觉得安心了。”叶国芳说,虽然还不能动,但有妻子在身边觉得心里挺踏实。

然而,得救的欣喜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早上,叶国芳还是不能动,妻子江宝英隐隐觉得丈夫的情况不像是普通骨折那么简单。

一个难以接受的医学诊断

果然,当天上午送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叶国芳第三至五节脊椎粉碎性骨折,全身动不了是高位截瘫的表现。

之前丈夫在学校教书,江宝英在村里种地,唯一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大学的年纪,他们往后的生活该是宁静而满足的。事故让一切都变成泡影,江宝英难以接受这个打击,又不愿在叶国芳面前表露出来,只能自己躲着流泪。

丈夫接受手术治疗,住院20多天,江宝英慢慢消化这个事实,她知道丈夫心里比自己更难受。她跟在护士边上学习料理瘫痪病人的方法,洗脸、翻身、按摩、饮食……要为以后的日子做好知识储备。“我没什么文化,趁还在医院,有些事情只能一遍一遍地向护士请教。”江宝英说。手术刚结束那几天,丈夫处在持续剧痛中,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天天顶着哭肿的眼睛守候在床边,无怨无悔地承受着身心煎熬。

每天早上,江宝英从满是消毒水味的病房里醒来,习惯性地看向病床上的丈夫,他依旧安静地躺着,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瘫痪的身体毫无生气。她记得丈夫有早上读报的习惯,就找来报纸,举着给他翻页。

夜深了,病房里一片寂静,只有仪器发出的滴答声,江宝英躺在折叠椅上难以入眠。她望着病床上的丈夫,心中满是无奈和悲伤,却记得不时掀开被子查看导尿管。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但她知道,只要叶国芳还在,她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江宝英常去医生办公室询问高位截瘫的治愈率,缠着不同的医生问是否有痊愈的可能,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有改善的可能,但不乐观”。

一段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

现在,江宝英与叶国芳住在金华开发区西关街道金艺社区。江宝英68岁,丈夫叶国芳也已75岁。“2019年我查出高血压,开始吃降压药。”江宝英说,照顾丈夫已经成为她的习惯,随着年龄变大,这项工作似乎变得繁重。

每天早上5时,江宝英会自然醒来,误差不超过两分钟。事实上,为了照顾丈夫,她已习惯睡不上整觉。“该翻身了。”她搓热手掌伸进被窝,触到丈夫无法动弹的身体。20多年的护理让这个动作如同工厂流水线般精准:左手托腰,右臂垫臀,30°侧翻后立即往头下垫上枕头。天还没亮透,江宝英来到灶台前,将食材放入砂锅里煮得咕嘟冒泡,然后盖上锅盖保温,回卧室帮助丈夫坐上轮椅。推着他来到客厅,喂完早饭已是日上三竿。

“今天太阳好,给你刮刮脸。”丈夫温顺地伸长脖子,江宝英往盆里兑好温水,帮丈夫仔细刮起胡子。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她这么瘦怎么抱得动我的。”叶国芳说,瘫痪后一段时间,他因术后卧床缺少运动,肌肉量急剧下降,体重不足50公斤,妻子江宝英抱他就像抱小孩。后来,江宝英天天给他做复健,按摩关键穴位,调整饮食,他的体重慢慢恢复,现在已有六七十公斤。

“她总会想出一些新奇的办法叫我做复健,把我当学生一样。”叶国芳开玩笑说,自己当了一辈子老师,却在妻子手里变成了小学生。最近,江宝英不知从哪弄来一根直径10厘米左右的笔直树干,绑在一张旧床上做成一个简易支架,让叶国芳扶着往前走。

从只能卧床到能坐起,上肢也从完全失去知觉到能自主移动,江宝英从未放弃改善丈夫行动能力的努力。“这些年很难,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江宝英说,叶国芳是她的初恋,17岁相识,嫁给他是20岁,婚姻前20多年,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后面轮到她来支撑。23年的时间,丈量出江宝英身上的勇气和毅力,撰写了迎难而上的人生诗篇,也让很多人看到了真正的爱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