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人文

多国学子齐聚鸡鸣山 墨香雅韵快乐学汉语

本报消息(记者 金晓英/文 陈业/摄)近日,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第22期家门口的“孔子学院”举行开学第一课。

作为鸡鸣山社区国际化服务的金名片,这所“孔子学院”已开办11年,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境外人士踏上汉语学习之路。截至目前,累计受益人已超12万人次,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这学期,家门口的“孔子学院”扩容,来自哥伦比亚、俄罗斯、卢旺达、肯尼亚、尼泊尔等28个国家的80余名境外学员加入。肯尼亚学员约翰在学习愿望单上写道:“我希望通过汉语学习,能更顺畅地与中国人交流,在义乌发现更多商机,实现自己的梦想。”

任课老师们在拜师帖上郑重签名,学员们也满怀敬意地写下名字。学员们击鼓明志,坚定自己的学习决心。俄罗斯学员安娜一直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充满向往。她期待能借此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社区。

义乌市检察院检察官傅学清化身专业法律讲师,为学员带来实用的法律宣讲,帮助外籍学员了解中国法律法规,为他们在义乌的生活和工作筑牢法律防线。

书法、义乌方言、太极等特色课程的任课老师依次展示教学内容。中国书法展示环节中,来自巴勒斯坦的阿迪斯兴奋地拿起毛笔,第一次体验中国书法,还成功写下自己的中文名,他开心地说:“太有趣了!原来用毛笔写字这么奇妙,我想把这份特别的体验分享给更多朋友。”不少学员选择书写“你好”二字,简单的问候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现场氛围温馨融洽。

鸡鸣山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社区将继续以 家门口的“孔子学院”为重要纽带,持续推动社区国际化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努力打造更加和谐包容的国际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