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32年“电保姆”的他 有一颗服务村民的心
记者 胡哲南 文/摄
[3月17日上午,当婺城区沙畈乡白沙源电力驿站的值班电话响起,钟荣贵毫不犹豫地带上徒弟徐竟高,赶往该乡小洋坑村解决村民邹余福家的LED灯故障。
对于钟荣贵来说,这样的场景早已习以为常。“我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已经干了32年,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因为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钟荣贵是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的一名电工。他个子不高,常常眼含血丝,双颊留下了常年被风雪侵蚀过的痕迹,白发早已悄悄爬上头顶。]
深山里走出的“活地图”
“其实,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多了!”想起30多年前的情景,钟荣贵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1993年进入国网金华供电公司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电力一线。“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成为电力行业专家。”钟荣贵说。钟荣贵老家在婺城区沙畈乡白沙源村芝肚坑自然村,距金华城区65公里。
钟荣贵至今还记得,那时山区地广人稀、施工人员少、施工设备简单、地区环境差。钟荣贵凭着爱钻研的“倔劲”,练就了一手熟练的电工技术,并成为电力行业的行家里手,被同事称为设备的“活地图”。
2017年,钟荣贵调至白龙桥供电所低压运维组。钟荣贵自知起步晚、文化低,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他自学了电脑操作。多年来,钟荣贵跟着小女儿一起背五笔字根,学习PMS系统画图,完善了55个台区的基础资料,成为供电所里的“画图专家”。从家里到单位驾车单程需一个多小时,为了能更方便高效开展工作,钟荣贵在供电所附近租了房子。2018年,钟荣贵作为最大龄参考者参加省电力公司营销调考,并取得闭卷满分的好成绩。
今年春节期间,白沙源卫生院配电箱突发故障。对于卫生院来说,稳定的电力供应关乎日常医疗工作的开展,容不得半点马虎。钟荣贵立马扔下碗筷,与徒弟徐竟高5分钟就出现在现场。他精准锁定老化的空气开关,一边更换零件一边给徒弟徐竟高讲解要领。新空气开关换上,线路通电测试正常,科室重亮,工作人员纷纷称赞。
32年岁月沧桑,见证了钟荣贵由一名初中生到电力高级工的嬗变。“钟师傅画图比年轻人还细致。”徒弟徐竟高记得,为核对一处山坳里的线路参数,师傅带着他徒步5公里翻越两座山头。钟荣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深入山区开展巡查,饿了吃自带的干粮,渴了喝山泉水,寂寞了对着大山大声吼。
村民心中的“光明使者”
32年过去了,一批批同事来了又走,钟荣贵却始终扎根在大山深处。
敬业爱岗是钟荣贵一生的坚守与践行。“受父母影响,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钟荣贵说。
钟荣贵不仅技术过硬,更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无论是修电器、换灯泡,还是代缴电费,只要村民有需求,他总是乐此不疲地帮忙。在他的努力下,许多老人免去了往返50公里交电费的辛苦,他所管辖区的电费回收指标也一直名列前茅。
作为万家灯火的守护者,辖区内的村民们对这位“电保姆”倍感亲切,他们总说“钟师傅办事,我们放心!”以前没有智能手机,山里用户到最近的沙畈乡周村交电费,往返至少50公里。一些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大爷大妈总是放心地将存折交给钟荣贵代为缴费。家住婺城区白龙桥镇双牌村的陈根松说,钟师傅就是他们的“电保姆”。
当白沙源村86岁的钟金富老人按下新装的LED灯开关后,他颤巍巍地握住钟荣贵的手:“比十五的月亮还亮堂!”
点亮家乡的“追光者”
清晨,寒风呼啸,阳光还未照进山区,一群羊正沿着山沟悠闲地啃着杂草。
除了日常的电力维护工作,钟荣贵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走进如今的芝肚坑自然村,光伏路灯照亮蜿蜒山路,农家乐霓虹点缀竹海。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在钟荣贵推动下建成我市首个“红旅+”电力驿站综合体。村民不仅能“一站式”办电,还能在驿站喝凉茶、听红色故事。
“电力驿站开到了家门口,方便了我们老年人。”昨日上午,婺城区沙畈乡回坑村村民赖争法说。原来,赖争法家开了一家农家乐,为了年后生意更红火,一早就在“电力驿站·白沙源”咨询增容业务。
芝肚坑自然村是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共建支援的多个村庄之一,山高路远,经济困难。作为村里少数走出大山的人,钟荣贵深知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从2002年开始,钟荣贵连续15年积极配合电力企业实施农村电气化改造,全过程保障无障碍施工。他积极参与该村旅居中心、文化礼堂建设,并作为村内的志愿者讲解粟裕将军在这里战斗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当年粟裕将军在这里打游击,靠的是火把;如今我们要让乡亲们用上放心电。”2019年,钟荣贵自愿加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千户万灯”计划,无偿为16家残疾人低保户完成室内照明线路改造,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2023年11月,钟荣贵被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返聘,负责驻守电力驿站继续为山区村民提供用电咨询、电费缴纳、故障报修、停电通知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钟荣贵说,为打通电力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用电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特殊用户帮你办”,这座藏在大山深处的驿站将“用能示范小屋”“支部党建共建”“向阳花开志愿服务”“劳模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作风观测点”“电力矛调服务点”七大功能集于一身。如今,村民们原本需要一天才能办完的用电业务,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成。
32年光阴流转,青丝已成白发。钟荣贵依然每天清晨擦拭着电力驿站的牌匾,仿佛还是那个第一次扛起工具包的少年。山风掠过他的红马甲,掠过陈列柜里浙江省电力系统劳模、最美金电人、金华供电公司优秀党员、沙畈乡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奖状,吹向远方绵延的青山——那里,有千家万户的灯火正次第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