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创交通项目施工安全监管新范式
本报消息(记者 叶永永)昨日,记者在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金华段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架搭载智能巡检系统的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开始自动巡检,并将监测到的“动态情报”实时传输到项目后台显示屏,精准识别现场安全隐患风险。
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金华段是全省首个运用全线路全场景无人机安全智能巡检系统的交通在建项目,通过“无人机+AI”技术,半小时可完成全线69.74公里巡检,开创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智慧管理新模式。
甬金高速自建成通车以来,承担了大量过境交通流,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日均车流量达5.5万辆次,货车占比45%。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金华段项目在“边通车、边施工”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压力大。金华段线路长、结构物多,形式复杂多样。如采用常规“人巡”方式,全线巡检需2天时间,通过无人机替代人工巡检,不仅能够快速覆盖施工区域,实现更频繁的巡检,还避免巡检人员直接处于运营风险环境内,有效降低人身风险。
据悉,在天气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搭载智能巡检系统的无人机都会按照预定时间和预设航线自动巡检,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捕捉并直播现场全景画面,加装的“AI大脑”可依托图像分析技术,对未佩戴安全帽、配电箱倾覆、围挡破损倾覆等典型隐患进行自动识别,将图片和视频上传至后端管理平台,并短信通知相关责任人督促整改,形成“前端感知—智能分析—协同处置—效能评估”的全链条管理闭环,识别准确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