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学校课间活动加时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本报消息(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方柯)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浙江鼓励各地各校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金东区光南小学、曙光小学、光南中学作为试点学校,率先按下“启动键”,将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看似不起眼的5分钟延长,实则蕴含“五育并举”的育人密码,生动诠释了“让教育回归本源,让成长沐浴阳光”的新时代教育理念。

“看我三步上篮。”在光南小学,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涌出教室,奔向操场。课间15分钟,学校操场变成孩子们欢乐的海洋,踢球、跳绳、打篮球、追逐赛跑……大家尽情地享受户外活动的快乐。

“现在,课间休息从原先的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来调整和恢复精力。”光南小学五(1)班的朱晨萱说。过去,10分钟的课间对学生而言显得相当紧凑,常常上个厕所、回教室简单整理一下下节课学习用品,上课铃声便再次响起。现在,这额外增加的5分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放松自己。

曙光小学在优化学生课间体验方面创新举措,特别对下课铃声进行了调整,新增1分钟的音乐欣赏。这段旋律优美的音乐不仅提醒老师们适时结束教学内容,还预示课间活动开始,引导学生有序投入课外活动。

“我发现当孩子们在课间拥有更多玩耍时间时,他们在课堂上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同时对预防近视也大有帮助。”孙园是曙光小学三(8)班班主任,她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全班没有一个孩子戴眼镜。“每天的大课间是孩子们放松和享受的时光,他们可以成群结队玩各类趣味游戏。如今,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更加充裕,不仅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也愉悦了他们的心灵。”

为了让孩子们的课间15分钟真放松、真有趣,光南小学别出心裁地利用地面空间,设计一系列益智与健体兼具的游戏区域。这些创意十足的游戏区域迅速吸引学生们的目光,成为他们课间时分争相参与的“新宠”。

“我们通过前期民意调查,广泛收集班主任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精心挑选并设计了一系列课间活动项目。”光南小学副校长金玉珍介绍,这些项目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相融合,既有充满趣味体能挑战的“机器人跳房子”“钢琴键立定跳远”,也有知识科普类的“火箭跳字母”“二十四节气闯关”,还有安全教育类的“消防逃生沙包接力”“垃圾分类飞行棋”等。

这种寓教于乐的理念,同样在曙光小学的课间改革中得到体现。“我们依据学生的年龄与特性,对课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低年级段着重趣味性,主要安排游戏活动,中高年级段则侧重专业性,以放松练习及球类运动为主。”这种分龄定制模式,为该校“一校多品”提供了创新样本。该校校长洪敏恒表示,课间改革后,不仅让学生们的社交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厕所社交”转变为更加积极的“操场社交”,也让孩子们在夜晚入睡更快、睡眠质量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