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培育推广新品种占全国茭白种植面积超80%

金华水生蔬菜创新团队为茭白提质增效

本报消息(记者 徐健勇)“第一次吃,没想到这么鲜嫩!”3月19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张尚法邀请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周艳虹、省农技推广中心副科长周佳燕等专家,组团赴广东省调研指导茭白产业。餐桌上,一道现采现炒的茭白菜,让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杨松光赞不绝口。

上桌的茭白,正是市农科院水生蔬菜创新团队培育的优质高产双季茭白品种浙茭3号。作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茭白品种改良”岗位专家、市农科院水生蔬菜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张尚法常年奔波在五湖四海的田间地头。此次奔赴广东,主要调研浙茭系列优良茭白品种在当地的表现。

走进浙江种植大户应潘灵位于普宁的茭白基地,工人们正忙着给茭白分拣打包。应潘灵介绍,他从事茭白种植已有40多年,今年在广东茂名种了浙茭系列双季茭白470亩,普宁种了400余亩。“很甜,像水果一样。”剥开茭白叶皮,露出白亮的茭肉,说话间,应潘灵用手掐下一块放进了嘴里。虽然不建议生吃,张尚法、周艳虹、周佳燕等专家还是没忍住尝了个鲜。“很脆、很嫩!”

在汕头市潮阳区的另一个浙江种植大户王斌的茭白基地,一批壳红、个大、饱满的茭白正通过泡沫箱打包装车发往宁波。“今晚发车,明晚到丽水,后天就能上宁波市民的餐桌。”王斌今年在该区域种有530亩茭白,他将茭白分成四个等级,最好的每斤能卖到6元以上。

王斌从事茭白种植已有30年,和应潘灵都是丽水人,两人六年前一起到广东推广种植茭白,一直种植浙茭3号品种。王斌笑着说,他在全国各地种有7000多亩茭白,“广东收完后,我还要去浙江、云南等地采收,一茬接一茬。”像王斌、应潘林这样在广东规模化种植茭白的“浙军”有80余人,种植面积近3万亩。

当前,浙江本地种植的茭白还未上市,能在这个时候吃上新鲜的户外茭白,得益于茭白的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市农科院水生蔬菜创新团队大力研发能适应不同纬度地区的茭白品种,在全国推广应用,助力茭白错时上市和全年供应。同时,推广“茭稻轮作”模式,在保证水稻主粮正常生产的同时,利用冬闲田种茭白,采收完后还肥于田,与当地主粮生产有机融合。

张尚法介绍,该团队目前已研发培育了金茭1号、金茭2号、浙茭3号、浙茭6号等10余个品种,种植基地北至黑龙江哈尔滨、西至新疆温宿、南至海南三亚。其中,浙茭3号等双季茭白种植面积占全国茭白种植面积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