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章高云:五十载守护英魂 用行动诠释信仰的力量
记者 于兴勇
在永康市前仓镇世彰村,有一位76岁的老人,他叫章高云。50年来,他风雨无阻地为合葬在当地的张鼎祥等25位烈士扫墓、守墓。这位老兵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
近日,记者拜访了他,听他讲述这段守墓经历。
1949年5月8日下午3时左右,解放军开进永康县城。早在解放军入城前两小时,国民党军就已落荒而逃,解放军一〇〇团二营六连奉命追歼国民党残部。
张鼎祥时任该连的一名副排长,接到任务后,张鼎祥和连长杨跃其率领战士各乘一辆汽车向前仓方向追击。途中,张鼎祥带领的先头部队与另一辆车失去联系,先头部队在莲花井凉亭前遭到大股国民党军残部伏击。经过激战,除一人幸免于难,张鼎祥等25名战士壮烈牺牲。
章高云说,1969年,在他20岁的时候,父亲将这段故事告诉了他。1970年,受此激励,章高云毅然参军。巧合的是,他刚好被分配到了张鼎祥等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
1975年,退伍后,章高云回到地方工作。张鼎祥等25位烈士的英雄壮举一直影响着他,他认为这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英雄不能被遗忘,就开始了守护烈士墓的漫长历程。
几十年来,这样的守护已成了章高云生命的一部分。除了每年清明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冬至等时节祭扫,他平时有空也会去莲花井烈士墓走走,擦拭墓碑、打扫墓地、清理杂草等,义务当起了烈士墓的守护者,向前来瞻仰的人讲述烈士故事。
守护烈士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50年来,章高云遇到过很多困难,如旁人的质疑、身体的不适等,但他从未动摇。他说:“这些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我们怎么能忘记他们?”
章高云不仅守护着烈士墓,更守护着一种精神。他经常为年轻人讲述革命故事,开展烈士精神宣讲47年。在他的讲述中,那些尘封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传承。“我会将英烈的故事一直讲下去,将这段红色记忆告诉更多的人。”章高云说,要让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走好当下路,也要不忘来时路。
如今,张鼎祥等25位烈士墓已成为永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章高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烈士的红色故事广为人知,让革命先烈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