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厨亮灶到数据治餐
智能技术重塑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生态
本报消息(记者 胡晨歆)“依托‘智慧餐厅’模式,我们能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科学掌握学生的订餐喜好,还能以此实现食材采购信息化,从源头上减少浪费。”昨天,金华市丽泽中学食堂相关负责人指着学校食堂智慧餐饮管理系统介绍,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该校在采购、备餐、结算等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每样食材的采购、检测、加工信息都实时上传到系统后台,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也减少浪费。
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金华开发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迈入“智慧治理”新阶段。自2024年“校园餐”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对学校食堂后厨操作区进行实时监控、物联监测、AI分析等,自动抓拍并预警经营单位的违规行为,实现对学校食堂的全天候、精准化、便捷化“驻场”监管,助力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以前靠人盯人,现在用数据说话。”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区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为切实发挥智慧监管的效能,该局指导辖区学校依托食堂智能化软硬件,构建起覆盖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厨余处理的全链条监管网络,为“智慧食堂”装上多重安全锁。
在金华市新东方双语学校食堂后厨,一场“垃圾重生记”正在上演。“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通过智能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粉碎并进行油水分离,烘干发酵后变成肥料,滋养校园绿植。”该校食堂食品安全总监陈峰说。该校食堂后厨还安装了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食堂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确保食堂环境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一旦环境参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智能晨检”系统通过人脸识别+体温监测一体技术,3秒内完成员工健康筛查。
“接下来,我们将深化智慧监管,依托AI实时识别后厨违规操作,物联感知设备动态监测食材存储、加工环境等风险点,数据直通监管平台,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切实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的作用,以数字赋能推动校园食安治理向精准化升级。”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