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疏堵结合 让电动自行车用电更安全
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宗琳玲
“充电一小时仅需0.33元,安全又省心。”昨日,在义乌市稠城街道某高层小区的智能充电棚内,居民王先生熟练扫码充电。
面对主城区充电设施不足、老旧小区车充比例失衡、高层架空层安全隐患突出三大治理难题,义乌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近日推出七大攻坚举措,疏堵迭代构建全链条安全生态。
通过前端淘汰与回收双管齐下,义乌市商务局优化以旧换新流程,严查虚假促销行为,简化补贴申领手续,加速隐患车辆淘汰;义乌经信部门布局全域锂电回收网络,计划10月底前实现标准化网点全覆盖。针对充电刚需,义乌市建设局按1比3的车充比推进充电设施增建,盘活15分钟生活圈闲置空间;义乌市发改局推动充电设施电价居民化改造,明确9月底前完成充电桩服务费透明化监管。刚性管控方面,义乌市场监管与公安部门联合打击非法改装,建立案件快移快诉机制;义乌消防部门倒查火灾事故责任,严查“飞线充电”等行为;全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政策宣传,强化公众参与。
“既要保障出行需求,更要守住安全底线。”义乌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七大举措通过政策引导、设施优化与刚性约束,形成管理闭环。目前,93个高层小区启动架空层改造,即时配送行业实现“以换代充”全覆盖。随着“满电回家”工程推进,义乌以动态升级的治理模式,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转型,为市民出行筑牢可感可知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