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采摘 当天变现
东阳马宅岭山村千亩茶园助农增收
本报消息(记者 卢师慧 文/摄)人间四月,东阳市马宅镇岭山村近2000亩生态茶园绿意盎然。随着气温回升,茶农们背着竹篓来回忙活,麻利地采摘新发的嫩茶芽。被称为“金叶子”的茶叶,正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
岭山村凭借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依托山店片省级茶叶良种基地优化产业布局,规模化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茶叶。自2010年起,该村陆续引进乌牛早、龙井117、龙井43等优质早生品种。
“明前茶最珍贵,早熟品种能抢占市场先机。”岭山村党支部书记顾旭钢介绍,今年春茶从3月8日开始采摘,随着茶叶发芽率越来越高,工人也越来越多,高峰时期每天有五六百人上山采茶,每天采的茶叶基本能卖完。77岁茶农郑春风说:“龙井117品种茶汤清香回甘,今年茶青收购价达每斤六七十元。”
今年,在镇政府支持下,岭山村创新推出“油茶—茶叶套种”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在现有茶园套种油茶树,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油茶套种绿茶,收益翻番。”顾旭钢算了一笔账:套种模式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每亩油茶地通过套种绿茶、花卉等实现多重收益。预计3年后每亩增收6000元,5年后突破万元,真正将茶山变成“绿色银行”。
村内三四家农户开设茶叶加工家庭作坊,将茶青制成精品茶。炒茶机轰鸣声中,茶商顾向东正忙着收购茶青:“天气好时每天收百来斤,像龙井43炒制后能卖到五六百元一斤。”茶农们采摘的鲜叶可直接在村口兑换现金,磐安县等地茶商也慕名前来收购,形成“当天采摘、当天变现”的顺畅流通链。
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如今的岭山村不仅茶香四溢,更在谋划“农业+文旅”新图景。当地正规划将茶山景观与制茶体验相结合,打造茶文化旅游线路,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