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外来的厨师炒菜香

永康试点学校食堂厨师跨校轮岗

记者 舒珊珊

4月14日下午5时许,正值晚饭时间,永康一中高二(1)班学生叶琦暖来到食堂用餐,见到取餐台上新增的两道菜黑椒牛仔骨和小炒黄牛肉,便各拿了一份尝尝鲜。“很好吃,新来的大厨手艺高超,我们强烈建议学校把他留下来!”吃到适口的饭菜,叶琦暖的一番热情表达引得现场一阵欢乐。

这两道菜是永康市丽州中学厨师吕华安的拿手好菜。本周开始,永康市教育局在12所试点学校陆续启动食堂厨师跨校轮岗活动,学校之间两两结对,每周轮换厨师,展开一场色香味的“双向奔赴”。按照实施方案,永康一中与丽州中学结对交流,作为首位到岗的“交换厨师”,吕华安第一天就凭借好厨艺俘获了永康一中学子们的胃。

“兄弟学校的大厨不仅带来了新菜式,老菜新做也让大家对食堂餐食有了新期待。”永康一中食堂主任夏周说,新大厨到岗后,学校第一时间将相关安排告知学生,后续也将利用校长陪餐、家长周三陪餐开放日等渠道,有针对性地收集厨师轮岗后学生对于膳食变化的反馈,及时、科学调整供给,保障学生既能吃出新鲜感,又能吃出幸福感。

而作为跨校轮岗的厨师,吕华安也是铆足了干劲,一来希望尽己所能给新学校的孩子们做出好吃的,二来也不想在与别的大厨同场竞技中败下阵来。借助跨校交流的机会,他希望在永康一中食堂取长补短,将一些好的烹饪技巧、管理经验带回原校,促进两个学校膳食服务的共同进步。

学校食堂厨师跨校轮岗,是永康市教育局深化校园食堂改革,提升校园餐食质量的又一举措。首要目的,是通过厨师轮换丰富菜肴口味,缓解固定厨师做菜容易产生味觉疲劳的问题,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学校食堂菜品多样、味道常新的需求。其次,依托轮岗交流促进食堂厨师技能互补、经验共享,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学校食堂服务和管理水平。

为确保厨师跨校轮岗活动取得实效,永康市教育局制定详细方案,在试点启动之前,就对各校食堂厨师岗位需求进行了排摸,根据所需进行轮岗人员配对,重点遵循“强弱搭配、优势互补”原则,旨在缩小校际食堂服务差距,将优质厨师经验辐射至各校,促进区域后勤保障均衡发展。同时,制定了由师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多维考核办法及评先创优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多岗通”复合型厨师,满足不同学校食堂菜品多样化、营养均衡化需求。

永康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在首批试点学校的实践中,永康将重点检验厨师跨校轮岗的流程衔接与风险应对机制,根据试点经验逐步完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在该市校园推广厨师跨校轮岗活动,通过制度化轮岗促进资源均衡发展,依靠技能共融助力食堂餐饮质量提升,努力开创全域校园食育文化共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