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义乌新闻

党组织引领物业和业委会

稠城街道三方协同治理破解难题

本报消息(记者 钱旭升)“现在小区里公共活动的场所多了,大家没事就坐在一起唠嗑,街坊邻里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昨天上午,义乌稠城街道向阳社区向阳府小区的住户黄女士感慨道。

向阳社区由原向阳社区与原市场社区合并而成,下辖9个城市有机更新建成小区,区内教育资源丰富,商业体兴盛,同时面临诸多治理难题。此前,物业公司职责划分不清,小区业委会力量不足,导致小区管理混乱,居民对服务质量不满。小区内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居民邻里之间也缺乏沟通交流平台。

面对这些难题,向阳社区在稠城街道指导下,以打造“花开向阳”社区品牌为契机,广泛凝聚各方治理力量,共同融入党群服务、基层治理,全面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为推动小区善治善享,社区以小区党支部为引领,牵头协调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做实三方协同治理,推动小区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管。

经多次协商,社区将小区内一处闲置空地改造成多功能活动中心,并将边角地块打造成儿童乐园和老年活动室。改造过程中,居民积极参与设计提出需求和建议,物业公司负责场地建设和维护,社区则提供政策支持和协调资源,并依托“幸福绽放—蒲公英”等项目,定期组织文艺活动、健康讲座,让“冷清角落”变身“活力枢纽”。

“之前大家各忙各的,居民需求不明。通过小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主心骨’‘黏合剂’作用,将居民议事功能延伸到楼道、院落,广泛听取居民需求和问题,党组织、物业、业委会三方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向阳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社区牵头、“三驾马车”协商共治的平台,定期在小区邻里空间、党群服务站讨论研究、商议小区内的各类公共事务问题,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也逐渐提升。

据悉,“三方协同”机制已在稠城街道多个社区落地见效。如在车站社区华丰府小区,原先脏乱差的小区架空层通过“三方协同”迎来华丽转身,由“杂物间”“垃圾堆”“电瓶车乱停地”变成儿童区、健身区、老年活动场所。同时创新“众议众筹众治众享”理念,让业主参与协商改造自己的家园,先后打造了小区“共享厅”“话丰廊”“文体馆”等活动阵地,在营造自治氛围的同时让业主有了更多参与感、获得感。

在通惠社区卿悦府东区,架空层电瓶车乱停放问题也很突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合开展“敲门行动”收集民意,召开月度议事会制定解决方案——新增地下停车场临时车位、联动周边开发闲置空地。改造完成后,物业同步加装智能监控系统,社区通过“线上议事群”实时公示进展,最终实现停车规范率提升90%、居民投诉量下降85%。

据了解,稠城街道各社区还以“民情分析会”“民生议事会”“民主评议会”的“三会”机制为载体,构建三方协同沟通平台,打通民意收集、方案决策、成效反馈的全链条治理闭环。截至上月底,平均每月社区收集民生问题和解决问题总数分别超530个,累计推动47个实事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