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彩乡创”品牌 创新帮扶合作机制
金华十万余名青年返乡入乡创业
本报消息(记者 李晓艳)在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的“廿玖间里”,30多名创客落地创业,地质科普馆、手工DIY等年轻业态为这座百年老宅院增添了新活力。该项目由返乡入乡带头人陈青松运营,9年来每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以上,每年带动当地旅游整体收入2000万余元,每年带动村民增收500万余元。如今,新光村已引入大学生创客105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名,促进回乡青年82人在家创业。
近年来,我市聚焦乡村创业环境优化、返乡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保障,积极构建青年入乡创业帮扶机制,打造“金彩乡创”品牌,引导青年入乡发展。目前全市已吸引10万余名青年返乡入乡创业。
为助力青年返乡入乡创业,我市深入推广“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形式,在村党支部统领下,引进合作企业帮带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形成乡村合作创业帮共体。全国巾帼助农创业浙江基地、农村电商园等集体验、孵化、发展功能于一体的乡创空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融资对接、项目孵化等全链条服务。企业家、返乡创业带头人、天使投资人、专家学者等100余人组成返乡创业导师团队,现场走访“问诊”,提供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规划培训等服务。近三年,我市成功培育省级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优秀行政村71个。
在金华,越来越多青年扎根乡野,成长为乡创人才。通过创业培训班、创业典型评选等,培养准确掌握运用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形式的优秀带头人35名,组织开展以党组织书记、返乡青年为主体的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训近7000人次,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定期组织创业论坛和学习考察等活动,搭建思想碰撞、资智对接、项目展示和互动体验平台;创新“一村一品牌、一镇一特色”技能乡村发展体系,组建“八婺金匠”高技能领军人才技能服务团,通过技术培训、田间实践、名师讲解等模式,培养乡村技能人才1.2万余人……全市加强乡创带头人、青年创业人才、乡村技能人才培育,建立乡创人才库,配套加强金华“人才码”服务云平台建设,为乡创人才提供政务服务、双创服务、生活服务等保障服务。
项目的推介和落地是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的关键环节。围绕苗木、中药材、两头乌等农村特色产业,我市向已在乡村成功创业的返乡创业带头人征集符合金华产业发展方向、适合青年大学生等群体的返乡创业项目,与省内涉农高校、农科院等单位对接收集适合在农村落地的创新技术成果项目,整合建立乡村创业项目库,目前已征集入库项目870个。
依托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库”和“人才库”,我市利用大学生寒暑假等开展乡村产业游、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对接推荐会等活动,为企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创业项目与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的合作对接,2024年开展相关活动30场,吸引1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