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3版:今日开发区

【情系金开·共赴未来②】

包维臣:一株乳酸菌的“金开奇缘”

查看实验数据

车间里

记者 吴璇 文/摄

2013年,中国益生菌产业第一股——北京科拓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落子”金华开发区,成为当时全省唯一一家具有食品加工益生乳酸菌生产资质企业,一株乳酸菌的“金开奇缘”由此展开。

2017年,金华银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汤溪镇购置土地建厂房。一个是只有“25个人、14亩地、2000万元产值”的小工厂,一个是以“江南粮仓”闻名的农业大镇。8年后,这段“姻缘”竟成为健康生物产业的佳话。

来金华勇闯“无人区”

作为年轻人的“保命神器”,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著称的益生菌,近年来频繁“出圈”。可在2013年以前,了解并接受益生菌的人却少之又少。“那时候去参加展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益生菌,都斜着眼看我们,就怕我们是骗子。”回忆起过去的参展经历,银河生物总经理包维臣笑着摇摇头。

益生菌被称为食品工业的“软黄金”,产品依靠活着的有益微生物对人体发挥有益作用。“当时市面上80%的菌种制剂依赖进口,加工技术也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为了让益生菌产品产业化,北京科拓恒通一直在寻求机会。

“当时国家层面没有益生菌加工方面的行业标准,想要申请食品加工乳酸菌方面的生产资质是比较困难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金华银河生物具备相关生产资质,且市场监管部门同意给予食品加工乳酸菌的生产资质增项,科拓生物果断全资收购银河生物,开启食品乳酸菌完全自主产业化的“第一步”。

把益生菌产业化,当时在省内,这是勇闯“无人区”。“那时的汤溪还是典型的乡镇,附近没几家大型企业。”包维臣回忆,来到项目建设现场,放眼望去,周围都是绵延起伏的土坡。2018年,银河生物新厂建成并投产,2019年实现扭亏,2022年完成1.3亿元销售额,2023、2024年销售额连续突破2亿元。

企业一路“狂飙”的背后,是创新研发的助力。走进银河生物的办公大楼,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发明专利证书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记者数了数,多达180件。“从成立之日起,银河生物就拥有与生俱来的科技创新基因。”提起乳酸菌产品研发,包维臣娓娓道来。

“针对乳酸菌冻干存活率低、活力差等问题,我们在益生菌产业化技术上持续突破,自创并迭代了代谢调控培养、制剂活性加工技术和常温贮藏稳定技术等核心加工技术,最终保证培养、干燥过程中菌体数量和活性的最佳平衡,达到较高的货架期存活率。”包维臣介绍,代谢调控培养技术、制剂活性加工技术和常温贮藏稳定技术是银河生物的三个核心加工技术,“围绕这三个技术,公司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同时创新益生菌精准配比乳酸菌制剂的应用技术,研制了58种不同功能的科学配方,实现乳酸菌制剂的国产化。”

2024年,银河生物“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行业首个也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益生菌企业。

优良环境催生行业“引领者”

2023年5月,银河生物投资4200万元扩大产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10亿元的年产值。“是什么让银河生物能加大投资?”“天时地利人和。”包维臣言简意赅。

“为什么要把工厂建在开发区?”这是很多客户在参观完车间后向包维臣提出的疑惑。“在这里,益生菌产业化从理想变成现实。”这是包维臣给出的答案。

回顾在汤溪的飞速发展,包维臣百感交集:“银河生物可以说是经验积累、技术验证、创新创造的试行者,通过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生产实践,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今年初,市、区两级领导带队调研走访,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能给我们干点啥,还给我们大力宣传和推荐合作伙伴,一点一滴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发展信心,也是我们的发展底气。”包维臣表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切身感受到了。

开发区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的贴心服务、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让包维臣备受感动。“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让我们成为金华市首个拥有‘后生元’生产许可、特殊膳食食品许可的企业;经济发展部积极牵头让我们与各大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组织人社部为我们在海外引才方面提供了很多资源,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包维臣动容道,正是这些关怀与支持,让银河生物从“开荒者”走向“引领者”。

经过多年沉淀,银河生物成功将益生菌核心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健康医疗以及农业种植等领域,并打造了“产学研销一体”平台。“未来,我们将依托AI技术,精准推送产品方案和配方,助力研发和销售团队,让产品更加精准地符合市场需求,同时致力于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产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看着生产线上的益生菌制剂,包维臣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