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问 “流动”作答⑤】 流动共富市集开到家门口
策划/许新云 撰稿/吴璇
每逢节假日或是周末,流动共富市集会在各个社区准时“开摆”。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地方美食等品类成了集市上的热销商品。
在金华开发区,共富市集正逐渐成为一张流动的“金名片”。4月13日,苏孟乡湖海塘社区就把共富市集“摆”进了保集·湖海塘庄园北区的居民楼下。
“清明粿怎么卖?”“5元一个。”在摊位前,来自金华市麦鸽食品厂(九峰青麦汤圆)的陈梅玉和小姐妹忙个不停,两人分工协作,一个娴熟地包着清明粿,一个热情地招呼顾客。“哪里有市集,我们就去哪里,之前已经去过好多社区,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2000多元钱。”陈梅玉告诉记者,小馄饨、土汤圆、老面小笼包等汤溪特色美食深受居民喜欢。
陈玉梅摊位隔壁,是糖画传承人钟春林的摊位。“湖海塘公园、世贸城市广场、金华之心银泰……好多地方的共富市集都参加过,有时候一天能赚个千把块。”在钟春林看来,流动的共富市集借助人员集中的优势,推动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播,在增加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也让共富市集更有内涵。
共富市集不仅有吃的看的,还有玩的,让孩子们欣喜不已。为促进邻里交流,社区以今年大热的“哪吒”IP为主题开展游园活动。乾坤圈投掷、欢乐钓灵珠、滚筒风火轮、红缨枪投壶等游戏,让现场的大人小孩直呼过瘾。“这样的活动很好,希望继续办下去,有市集有游戏,感觉很热闹,让小区烟火气满满,下次我也要带着孩子来摆摊。”小区居民朱宸说。
草地青年音乐会、公益服务集市、儿童跳蚤市场……在湖海塘社区,流动共富市集以多元的表现形式“摆”到居民“家门口”。“我们统计发现,社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消费占居民总支出的68%,这意味着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正是激发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社区党委书记潘益民表示,共富市集通过组织“搭台”、群众“赶集”,一方面推动服务与社区治理相融相促,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另一方面通过惠民消费、助农增收、政策宣传等活动,带动了区域经济活动。
赶大集、看非遗、尝美食……4月26日,“汤吃汤玩”共富市集随着2025浙里乡村健康跑活动,“摆”进九峰牧场。活动现场,游客和跑手们不仅可以体验砖雕拓印的千年刀工,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竹编画和剪纸,了解风雅汤溪的点茶技艺,还可以品尝千层糕、汤圆、手工麻糍等十余种古早味地道美食。
“哪里有文旅活动,哪里就有共富市集”,这是汤溪镇打造贯穿全年多维度流动共富市集给出的思路。从城隍庙“摆胜”、厚大村“白菜节”,到鸽坞塔村“三月三”、下伊村“保稻节”,一场场共富市集不仅带动特色农产品“出圈”,也在探索富民增收新路径上迈开大步。
目前,汤溪镇“汤吃汤玩”共富市集依托庙街共富街区,已吸引50多家经营户入驻售卖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品等,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实现经营性收入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