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颜值” 赢了口碑
□记者 吴璇
4月26日,近千名参加浙里乡村健康跑(汤溪站)运动员的脚步掠过九峰茶园垄垄翠绿。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干部用一张未掀的遮阳网、一场沉浸式的品茶体验,打造了“赛事顺利举办、茶农不误订单”的双赢局面。
这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是基层干部把“坚持人民至上”放在首位的生动注脚。
“不掀遮阳网”的背后,是尊重民心的务实姿态。抹茶订单误不得,采摘标准马虎不得,这不但关乎茶农一季乃至一年的生计,更关乎外贸订单的信誉。若为了赛事视觉效果掀去遮阳网,或许能换来镜头前的更美景色,但损失的却是茶农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无法交付带来的外贸声誉。汤溪镇干部的选择,是“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的正确政绩观:群众需要“村跑”带来的欢乐,更需要土地里长出的获得感。
“春日品茶”的巧思,折射服务民心的创新智慧。既要保障抹茶订单,又要丰富赛事体验,如何破题?汤溪镇没有“二选一”,而是通过引入抹茶工艺展示、茶文化体验等方式,将茶园转化为赛道的特色“加油站”。为民服务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需要以群众需求为原点,创造性寻找“最大公约数”。当干部们多花一份心思,群众就能多享一份便利,这种“双向奔赴”,正是凝聚人心的密码。
虽然一时失去了茶园的“颜值”,但赢得了茶农、跑友的口碑。正如茶园主理人潘金土所言:“干部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我们自然把活动当自家事。”
欲得民心,必先心中有民。从“听到心里”到“落在实处”,党心连着民心。党员干部只有贴近群众,“体民之情,遂民之欲”,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谋求群众利益当家业,成为一个对百姓有情怀的人,才能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心中有民,方能行之为民。心存百姓不能停留在嘴上,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党员干部就要在哪方面下功夫,真抓实干、排忧解难,让大家的腰包更鼓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这才是群众最盼望、最欢迎、最拥护的基层干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最美的风景从来不止于赛道沿途的风光,更在于奔跑过后那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三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