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财经民生

谨防那些以假期为名的陷阱

记者 季俊磊

你的车票抢到了吗?酒店订好了吗?出行攻略收藏夹塞满了吗?当你满心期待“诗和远方”时,一条“航班取消”的短信,一通“贴心理赔”的来电,都有可能让你的假期计划变成糟心事。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假期成为一些骗子行骗的伪装,已有市民遭遇诈骗,有的则被民警成功劝阻。

国外好友求助买机票?

小心背后的人情陷阱

“我账户出现问题付不了机票钱,你能帮忙代付一下吗?”“五一”前夕,市民吴女士突然收到远在国外的好友发来微博私信,说她准备回国,但所在片区漫游关闭导致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宝等软件,只得通过微博向她求助。

“我看到对方微博的昵称、头像、简介,甚至连IP属地都和我朋友一模一样,所以就没有多想。”面对好友的难处,吴女士一口答应了下来。

随后,吴女士通过好友提供的“航空公司”邮箱地址与对方联系。“航空公司多次催促我尽快完成支付,朋友也不停让我赶快帮她付款。”吴女士看朋友那么着急,毫不犹豫垫付了13000余元机票尾款。“当我再点开微博对话框,对方的微博不见了。”吴女士说,她这才发觉不对劲,立刻报了警。

办案民警介绍,这类诈骗在节假日期间多发,诈骗分子一般先通过互联网搜索目标对象,再进入目标对象的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空间,收集掌握其朋友关系等信息,然后会注册新的社交账号并进行伪装诈骗。“市民遇到亲朋好友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要求帮助订票购物、提供资金帮助时,一定要当面或者利用视频通话等方式进行核实。”办案民警提醒,网上订购或退改签机票车票要通过官方途径,不要相信陌生来电,更不要向陌生银行账户转账。

遇到意中人还能赚大钱?

警惕婚恋“杀猪盘”

昨天,金东公安分局鞋塘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专班指令,称辖区居民周女士疑似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预警信息后,该派出所民警黄成杰带领村警徐李君火速赶赴预警地址,并在途中拨打周女士电话。然而,周女士已被诈骗分子深度洗脑,拒接外来电话,反复敲门也无人应答。

情急之下,民警立即联系周女士家人,辗转找到周女士本人。幸运的是,此时周女士揣着5万元现金在等骗子的消息,并信誓旦旦地和民警说:“我们还约定‘五一’假期出门旅游呢。”

经了解,周女士之前注册了某婚恋网站会员。前些天,她收到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婚恋网老师推荐的,是一名退役军人,名为高某。在日常聊天中,高某对她关怀备至,很快获得周女士芳心。

高某在聊天中鼓吹自己投资理财赚了不少钱,称有内部投资渠道,并向周女士推荐了一个投资平台,要带她一起投资挣大钱。周女士登录该平台查看,发现他人的进账收益的确非常可观,便添加了平台“客服”,并从银行取现5万元,打算按照高某要求将现金交付给所谓的“线下兑换员”。

“这就是典型的‘杀猪盘’婚恋交友诈骗。”现场,黄成杰向周女士普及了反诈知识,并层层剖析诈骗套路,她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黄成杰提醒,网络交友时要擦亮双眼,如果遇到殷勤主动的陌生人更要提高警惕,特别是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渠道。

兼职刷单日入千元?

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日前,大学生小新在家里刷抖音时,看到一个做手工兼职的短视频。“心想着马上放假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关注了对方的抖音号,希望能赚点零花钱。”小新说,他关注不久,对方就向他发来一个抖音二维码,让他扫码进群,并指导他在手机上下载刷单App充值刷单。

起初,小新也担心受骗,于是做了几单小额任务,没想到很快都得到了收益,于是开始放开手脚,先后充值了200元、500元、1000元进行抢单。就在小新准备继续充值抢单时,接到了反诈民警的劝阻电话,最终避免了更多经济损失。

“如今刷单诈骗形式多样,呈现复合型趋势。它们与找兼职、网络赌博、同城交友、直播打赏相结合,虽是老套路,却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占比居高不下。”办案民警介绍,目前兼职刷单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一种是工资不高且有大量业余时间的人,还有一种就是赋闲在家的无业者。办案民警提醒,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记住“凡是刷单,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