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暖“新”十事行动方案落地

武义破解新就业群体服务难题

本报消息(记者 巩长青)“真的变了。”昨日,快递员周师傅来到武义县碧云公馆送件时忍不住感慨。此前,该小区因住户密集、快递量大、物业用房紧张,导致投递困难、丢件风险高,快递员常因违停遭投诉。

经武义县快递行业党委与建设部门协商共议,碧云公馆业委会出台《快递配送友好公约》:物业用房门口划定快递员专属停车位,室内按楼栋设置分类货架,并安排专人协助分拣投递。“现在送件再不怕违停,丢件投诉也少多了。”周师傅笑道。

武义县委社会工作部调研发现,县域外卖、快递纠纷多源于配送“最后100米”梗阻。相关负责人坦言:“小哥卡在末端,损耗的不仅是效率,更是城市温度。”

今年2月,武义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17部门印发《武义县2025年度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暖“新”十事行动方案》,推出34项举措,涵盖权益保障、技能提升、诉求响应、帮扶救助、生活服务五大维度。

在武义县溪南社区,一张枢纽型暖“新”驿站地图清晰标注服务点位。当地创新“1+N”模式,即以1个枢纽驿站为核心,辐射N个微型服务站,精准解决骑手“急难愁盼”。

在武义老影剧院旁,中国铁塔武义分公司设置的智能换电站化身“能量补给站”。橙色换电柜体毗邻公厕,骑手张伟扫码更换电池仅需30秒。“过去每天抽空找充电桩,现在省下的时间能多跑十几单。”

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柳媛敏翻开服务日志:换电站日均服务超200人次;暖“新”餐厅10元两素一荤套餐惠及骑手,商家还特意将供餐时间从上午10点提前至更早,并延长至14点。

武义县通过强化流动党员报到纳管力度,推动党组织在新就业群体中应建尽建,成立快递行业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网约配送群体党支部,并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征集诉求、定向解决。目前,全县已设20余家暖“新”餐厅,提供折扣套餐、免费饮水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武义县不仅提供暖“新”服务,更创新双向机制:小哥参与志愿活动可获“志愿分”,兑换毛巾、充电宝等物资。下一步该县将重点推进小哥学历提升、子女托管、纠纷调解、健康体检等项目,持续织密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