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文旅大戏中“有形之手”该何为

记者 何思涵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各地文旅“宠游客”招式屡登热搜:重庆市荣昌区系列化的“宠客”赚足了流量,衢州一如既往常态化开放政府食堂,金华也有多处公共机构的食堂和停车场对外开放。面对火热的文旅市场竞争,政府没有袖手旁观,高明的“有形之手”往往能以冷静的思维、热情的姿态、务实的举措,在引导和服务中找到精准坐标。

人山人海的火热场景消退之后,一些政府部门和业界人士仍在冷思考,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相关部门在“下场”和“护航”之间保持必要的理性。如果只是模仿跟风搞噱头,对配套设施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价格秩序维护等本职领域的漏洞和短板不及时处理和补齐,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深层困境,哪怕巨额流量涌来,往往也难以接住。

“有形之手”应该在哪里发力,做好上文提及的本职领域工作是分内活。从金华假期文旅市场的情况看,制度赋能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政府更重要的是做好一行一业、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货式”旅游火爆,吸引来自全球的客商旅游采购,横店有菲律宾、泰国等多个海外旅行团趁热打卡,这些新景象的背后是立足本地特色和优势,通过顶层设计与政策杠杆展现出的引导之力。

如,在国家层面,入境免签政策为国际游客打开便利之门;在省级层面,浙江省推行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义乌、横店均在列;地方层面,横店依托影视IP打造沉浸式体验,义乌则以“全球好物”打出王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完善交通接驳、规范服务标准、保障旅游市场秩序,全市部分企事业单位敞开大门,面向市民和游客开放15764个车位以解决停车难题。

在文旅市场的竞逐中,政府要托底,即托住食品安全、价格公平、交通顺畅等底线;也要架桥,即架起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文旅产业流动的桥梁。总之,“有形之手”要将有限资源投入制度创新和制度维护,发挥其乘数效应,为文旅经济注入持久和强劲活力。可以预见,政府部门搭起坚固的台,市场主体唱出精彩的戏,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定能埋单并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