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声音

[柏峰闲话]

繁好还是简好

插图:黄露

杨子平

繁有繁荣、繁华,也有繁芜、繁琐,简有简洁、简练,也有简单、简陋。繁与简都各有各的好或不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该繁不繁影响成果;拖泥带水,必然事倍功半,该简不简影响效率。只有繁简得当,方能出成果、高效率。

繁中有美景。魏晋徐干《答刘桢诗》:“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唐代刘方平《梅花落》:“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新春时节,芬芳的梅花傲雪怒放,繁茂的花朵开满枝头。清代袁枚《春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就像贵客一般,所到之地立马万物复苏,热闹繁华。

简中见真章。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以最简约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是历史叙事的最高境界。南宋陈骙《文则·甲》:“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叙事以简明扼要为上,语言以简洁精练为当。清代刘大槐《论文偶记》:“故简为文章尽境。”所以简练为文章的最高境界。

当简不繁。五代陶埴《还金述》:“妙言至径,大道至简。”美妙的言语往往直截了当,大道理往往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明代吕坤《呻吟语》:“语要简切,心要慈祥。”语言要简单明确,内心要慈爱和详。清代郑板桥《赠君谋父子》:“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删繁就简,使诗文像三秋落叶后的树木一般简明;领异标新,让诗文如二月初绽的春花那样清新。当简不简,常常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当繁不简。战国墨子《墨子·修身》:“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名声不会轻易简单地得到,荣誉也不能靠欺诈伪装来赢得。南朝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天地的功德不是朝夕可成的,艰巨的大业在于日积月累。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其八》:“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要经过千遍万遍地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当繁不繁,必然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

繁简得当。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必使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必须使文章繁略得当、纯一不杂,语言的华丽与朴实互相制约、相映成趣。唐代令狐德棻等《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变。”写作要文与质、繁与简配合得当。周先慎《简笔与繁笔》:“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人生是一个繁简并存或繁简交替的过程。面对花繁叶茂、柳密如织的美丽和复杂,要有不厌其烦的坚韧,删繁就简的智慧,快刀斩乱麻的果断,达到繁而不烦、繁而不乱。面对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平淡和无趣,要有简而不凡的心性,把简单事情做到极致,把简单生活过出精彩,实现简而有致,简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