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治理“幽灵外卖” 守护“舌尖安全”

□吴瑜涛

近年来,随着外卖受众人群不断增加,网络餐饮市场发展迅猛,潜藏在大街小巷的“幽灵外卖”乱象丛生——无实体店、证地不符、租借证照的商家在外卖平台上“借壳上市”,外卖平台上光鲜亮丽、干净整洁,而实体店却只有一间狭窄小屋,脏乱差的后厨隐藏在光鲜的线上页面背后……“幽灵外卖”不仅威胁消费者健康,更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食品安全治理的深层矛盾。

“幽灵外卖”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首先,是商家层面的责任缺失,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选择租借或盗用他人营业执照,甚至使用假地址、假照片进行线上宣传,以吸引更多顾客;其次,是外卖平台监管责任缺失,有的外卖平台在商家入驻时,未能严格执行审核程序,导致一些证照不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商家混入平台,部分平台甚至为了追求用户数量和交易量,对商家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或纵容包庇;再次,是监管部门责任缺失,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面临着监管资源不足、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覆盖所有商家和平台,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

如何整治“幽灵外卖”?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等多方应形成合力,压实责任、积极作为,构建一个安全、透明、有序的外卖消费环境。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商家主体责任,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判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行动,依法严打非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劣质食材和有毒食材入菜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幽灵外卖”、网红食品、平台电商直播带货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从快从严从重查办惩处一批食品药品安全大案要案,依法实施失信人员行业禁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公开行政监管和处罚的标准、依据、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加大科普宣传,持续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让“老人听得懂、孩子记得住”,引导群众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治理的终极目标,绝非简单清除“害群之马”,而是构建一个透明、可追溯、利益均衡的食品生态。当技术进步与制度完善同步推进,当每一份外卖的源头可溯、投诉处置可信,让“幽灵外卖”无处遁形,“舌尖上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