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胡济荣:坚定创新自信 掌握更多话语权

记者 章陈波 舒珊珊 文/摄

在位于永康市星月集团高新园区的丝瑞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楼里,一支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用丝素蛋白复合凝胶从生产线下线,即将销往市场;紧邻的厂房里,一排排智能机械手臂来回腾挪,每隔五六分钟就有一台全自动高速插秧机下线。

“我们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布局新赛道、新产业,引育优秀人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说起星月集团的发展,星月集团总裁胡济荣雄心勃勃。

总部位于永康的星月集团创立于1989年,企业综合实力名列浙江省民营企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被列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集团下属10多家控(参)股子公司,涉足动力、门业、工具、地毯、家电、房地产、农业装备、生物医药、再生医学等领域。

2015年,经过多方调研和考察后,胡济荣下决心造出自主农机。

插秧机精密程度远高于一般农业机械,大大小小8000多个零部件在当时大多依赖进口。

“国外能造,为什么我们不能造?”带着这个问题,胡济荣和他的星月集团踏上了破题之路。在前期研发受阻的情况下,胡济荣不甘心也不愿放弃。

胡济荣说,正因为中国农机市场被国外品牌主导,才更应该有企业咬牙往前冲,要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始终坚信星月可以造出属于中国的插秧机。

靠着这一股子韧劲,2017年,星月集团自主研发的丘陵专用高速插秧机投放市场,打破国外品牌在农机领域的垄断,星月插秧机的零部件自制率达90%以上。

如今,星月的农机产品已占据25%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期待几年后,星月插秧机的国内市场份额能突破50%,不仅让中国品牌主导国内市场,更要驰骋海外‘竞技场’。”胡济荣说。

在农机产业实现突破的同时,胡济荣不断拓展生物、医药等新产业赛道,挖掘新机遇。成立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研究丝素蛋白领域;2022年,与海归博士应律带领的团队开启合作,共同挑战“化药界的珠穆朗玛”——抗肿瘤药物艾立布林。

“从传统制造业横跨到生物医药领域,在大家看来跨度很大。但是,企业如果不开辟出一条新路,迟早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寸步难行。”胡济荣说。

近几年,星月集团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每年研发投入超4000万元。做难事必有收获,2020年,拿到国内首张丝素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1年,完成国内首个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植入人体丝素蛋白产品临床试验报告,获得国内首个丝素蛋白医用原材料主文档;2022年,起草验证的国内首个医用丝素蛋白行业标准正式报批;星月药物的替格列汀、抗癌药艾立布林已完成验收;国内首个丝素蛋白第三类水光器械进入临床;国内首个软骨支架完成临床入组……

胡济荣十分重视人才培育,如今,在这家脱胎于传统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技术人员占比已超15%。“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胡济荣说,星月集团在管理上积极做减法,通过放权让利,让技术占大股,让人才当股东。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胡济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企业家担当。“星月集团在海内外进行了产业布局,但事业再大,根始终在金华。”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康人,胡济荣对家乡有着深厚浓烈的感情,创业以来,他投身家乡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公益事业,成立教育基金,为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