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产品日益丰富 空间仍然很大

我市银发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记者 陈月丹

“去买个助听器,再买几件速干T恤”。这些天,市民曾莉计划着给父亲准备一份礼物。

数据显示,到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22.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5.6%。政策推动下,银发经济市场被普遍看好,预计2035年规模突破30万亿元。

在我市,银发经济正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出现在消费市场。

旅游

“五星级”旅游专列受青睐

5月以来,金华江南春旅行社负责人葛建国每天都接到不少老年人的出游报名。“这波出游高峰会持续到6月20日左右,随后9月又会进入一个小高潮。”葛建国介绍,银发群体已成旅行社重点客户群体,约占该旅行社业务总量的四成。巨大的市场让旅游相关环节不断开展适老化改造,以迎合更多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

几天前,中国铁路广州局推出的舒适型旅游列车“南方列车·潇湘号”对外发布,除类似酒店的双人标间床铺设计外,车厢内部还进行了全面适老化、舒适化改造,包括带USB接口的插座、呼叫器、卫生间内SOS呼叫装置、四爪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以及更适合老年人的坐便器、干湿分离淋浴间、无障碍扶手、防滑地板、淋浴凳等。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被业界称为“移动五星级酒店”的适老化旅游列车推向市场。

在江南春旅行社,记者看到一趟7月出发的新疆熊猫专列介绍,除硬件设施的适老化改造,还配备了列车管家、24小时陪同服务人员、持证医护人员等。接受报名1个多月,目前仅剩几十个名额。

“旅游专列一向是老年人出游的主流方式,约占总量的60%。”葛建国介绍,旅游专列线路普遍较长,一般15~20天,行程中大约一半时间在列车上度过。

“不断出现的旅游专列是此前火车专列的升级版,虽然价格比传统专列高,但市场反响依然热烈。”据悉,除了火车专列,针对老年出游群体,旅游大巴近年来也不断改造升级,增配厕所、应急箱等设施。

家政

助老服务供不应求

金华田野风家政负责人舒惠玲的微信朋友圈最近不是招养老护理员,就是养老护理员培训通知。“缺人、供不应求,杭州、上海委托我们招人的缺口就有100人。”舒惠玲的家政服务公司业务众多,其中养老护理业务占70%,“目前我们有260多名员工在各医院从事老人护理,还有5个团队长期开展养老‘爱心卡’服务,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上门服务。”

今年1月1日起,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涵盖几十项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前几天刚刚培训了40多名养老护理员,计划于5月24日考试。”金华雄鹰家政负责人舒雄英告诉记者,老龄社会需求增加、长护险等政策的驱动让银发经济市场被普遍看好,养老护理员需求量随之大增。同时,养老护理员相对灵活的工作模式和稳定的收入也吸引更多年轻家政人员参与。

舒雄英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和考证的人员增多,参与培训人员年龄跨度很大,从20多岁到70多岁都有。

“但缺口依然存在,养老护理需求很大。”沈莲是雄鹰家政的派单主管,她告诉记者,养老照护需求约占该公司家政总业务量的20%,每月要派20单左右。和普通的居家陪护不同,养老护理员面对的大多是失能老人,既要有一定家务能力,也要有专业护理知识,且对体力有一定要求,因此50~55岁身体好、经验足、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最紧缺,“只要员工自己不挑活,基本上都不愁安排工作,有些护理人员一个月服务20户,月收入7000元左右”。

商业

期待更多元适老配置

62岁的徐爱玉说,她会时不时地和朋友们聚会、出游,或是聚餐后到KTV唱歌,趁着KTV50元3小时甚至30多元3小时的促销,一次下来人均消费五六十元。

徐爱玉是江北西市街金华大世界商场服装专柜销售人员,已在这里工作十几年。到她这里买衣服的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四成以上是老顾客。这个定位为中老年群体的金华本土老牌商场,拥有几十个男女装和鞋类品牌,其中不少品牌专柜已在此设立长达30年。

徐爱玉说,虽然商场从上午9时营业至晚上9时,但顾客最多的时段往往集中在上午10时前后和下午两三时,这两个时间段老年人基本忙好了家务,还没到接孙辈放学的时间,相对比较空闲。

“中老年人的生意赚的是慢钱。”金华大世界商场总经理邓士贵介绍,虽然线上平台给实体商业带来冲击,但对定位中老年客群的大世界来说,近年来客群的流失率相对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老年客群的消费特点——喜欢看得到摸得着、服务好且价格实惠的商品,消费忠诚度比较高。

据悉,和定位年轻化的其他商业综合体不同,为了契合中老年顾客消费习惯,大世界除了保持品牌的稳定性,专柜销售人员也大多是中老年人,以便与顾客有更多共同语言、更好地把握顾客需求。“我们还保留了钟表维修和衣物修补这类中老年人日常需要的服务。”邓士贵介绍。

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要求拓宽消费供给渠道,并提出打造一批让老年人放心消费、便利购物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商超。如何为中老年人提供更适配的商业空间,满足这一群体的购物、社交、休闲娱乐等各项需求,已成为商界需要考虑的课题。

邓士贵认为,随着60后成为老人,他们的新需求成为传统商业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我市的中老年商业场景还比较传统,需要更加多元化的业态,并进行相应的适老化改造。”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