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金报东阳

东阳妇保院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科学防治工作

本报消息(记者 董超毅 通讯员 苟子龙)记者从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近期有不少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尤其是5岁以下幼儿容易中招,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病毒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共用餐具、触摸被污染物品等方式传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方俊梅说,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主要高发期。

据介绍,手足口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手、足、口、臀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家长可通过观察孩子口腔、手脚是否有红点或疱疹初步判断。幼儿可能因口腔疼痛拒绝进食、流口水,稍大孩子则会诉说不适。多数患儿症状较轻,7~10天可自愈,但若出现持续高烧、嗜睡、呕吐、肢体抽搐、呼吸急促、四肢发凉等症状,就得马上就医。

如果确诊,家长需要多给孩子补水,患儿可能因口腔溃疡不愿喝水,可少量多次喂温水、牛奶或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其次是保持皮肤清洁,选择宽松衣物,勤换洗,防止疱疹破溃感染。此外,做好隔离消毒,患儿需与健康儿童隔离至症状消失一周后,家长接触患儿后应及时洗手,患儿物品需彻底消毒。

方俊梅表示,手足口病可预防,除了勤洗手、勤通风,注意饮食卫生和衣物、玩具等清洁消毒,还可以通过接种EV71疫苗有效预防。她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