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山水 康养胜地
浦江康养旅居产业蓬勃发展
记者 叶赛丽
当“诗与远方”邂逅健康颐养,康养旅居正成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银发新时尚”。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推动旅居养老目的地建设。”
“民宿+养老”圈粉银发族
青石板路蜿蜒,白墙黛瓦错落,壶源江碧水悠悠。走进浦江县大畈乡上河村,一幅静谧秀美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这个藏于青山绿水间的古村落,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贴心周到的服务,走出一条“民宿+养老”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康养旅居热门目的地。
“村里平时单日人流量1万到2万人,旺季超过4万人,中老年游客占一半。一到夏天,许多老人来这里旅居避暑。”上河村党支部书记陈隆恩说。山区凉爽、清新、宜人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天然的“空调房”,吸引一批又一批银发游客前来旅居。
来自杭州的张莉莉是上河村的忠实粉丝,她退休后热衷旅居,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第一次是朋友带我来的,来了后就爱上这里。饭后可以在河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民宿的服务也很好,对我们像家人一样。”在张莉莉看来,上河村不仅有如画的风景,更有让人安心、舒心的服务,这次她邀请了22名老友一同来体验。
张莉莉入住的民宿叫壶江客栈,老板陈海东深谙服务之道,客源大多来自回头客和老客推荐。“很多客人都成了朋友,我平时会关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逢年过节也会互致问候。几年下来,微信上的好友从80多个涨到1800多个。”朋友圈迅速扩大的秘诀,在于贴心周到的服务。为满足中老人的需求,陈海东每次都会提前询问新朋友的口味,定制低糖、低盐餐食。“至于老朋友,他们的饮食偏好,我早就记在心里。”除了物质生活上的保障,陈海东还关心朋友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自开办民宿后,他时刻关注浦江吃喝玩乐资讯,随时为客户提供合理的出游建议。
邻河民宿的老板娘葛苏平同样将服务做到细致入微。近期,她对民宿的两间客房进行适老化改造,床头加装紧急呼叫装置,卫生间增设扶手与可折叠沐浴椅。“虽然来旅居的客人大多身体健康、行动便利,但偶尔也会有坐轮椅的老人随子女前来,希望改造后的房间让他们住得更便利。”
目前,上河村有39家民宿、500余张床位,吸引八方来客。曾经困扰民宿老板的淡季空房难题,随着“民宿+养老”模式的兴起迎刃而解。越来越多像张莉莉这样的退休老人,选择在上河村开启悠闲惬意的旅居生活,不仅能享受自然风光,更能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开拓康养旅居新蓝海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康养旅居作为新兴养老服务模式,正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文旅+”产业的增长新引擎。浦江山水灵秀,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万年上山、千年孝义、百年书画三大文化品牌,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织,为旅居养老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融入区域协作,共享发展机遇。为发挥生态与文旅资源优势,浦江积极探索旅居养老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去年,“沪苏浙皖”长三角旅居养老产业联盟成立,以标准化引领、产业链规划、市场化运作,推动区域旅居养老高质量发展。浦江作为首批20家成员单位之一,依托联盟客源互推机制,迅速与周边地区建立紧密的康养产业合作网络。
亮眼数据见证浦江旅居养老产业蓬勃发展。去年,浦江共吸引康养旅居游客7.8万余人次,实现收入0.23亿余元;入选长三角旅居养老联盟首批成员单位,选定13家县内旅居康养培育基地,完成县养老中心运营方签约,挂牌3家浦江旅居康养基地,新增床位1540张。在人才培养方面,培训养老护理员100名,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24.77人,位居全市第一。
创新模式,满足多元需求。今年年初,浦江发布《关于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实施旅居康养“银发燕居”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高标准打造3种模式旅居康养基地,构建多元化服务矩阵。其中,平台型旅居康养基地由专业康养企业运营管理,能承接来浦旅居的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旅行研学等多元化一站式服务;村居型旅居康养基地由民宿村按照“八个一”标准,构建包吃、包住、包接、包送、包玩“五包”服务运营模式;酒店型旅居康养基地由酒店主体开发康养旅居业务,通过适老化改造、定制康养旅居产品,更好地承接老年康养旅居团队。
与浦江县中医院一墙之隔的浦江县养老中心,是一家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平台型旅居康养基地。养老中心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划分4档养老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运营团队负责人介绍:“我们配备了心电图机、血糖仪、康复器材等医疗设施,专业的医护团队全天在岗,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让老人在异地旅游时,既能享受美好旅程,又能得到充分休息和专业护理,提升旅游体验感,延长旅游时间。”
未来,浦江将按照“基地建设+产品供给+推介引流+统筹赋能”的发展思路,引进一批专业养老产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集养老、医疗、旅游于一体的旅居康养示范基地,实现旅行社和基地运营主体串点成线,整合周边资源,不断拓宽合作朋友圈,研发推广更多优质康养旅居线路及项目,向长三角康养旅居县域实践样板地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