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工业挑大梁 三产相融合 乡村绘底色

磐安大盘镇塑造发展新优势

记者 陈冰冰

在磐安县大盘镇小盘村的田间,村民李红艳正在栽种薯苗,充满了对丰收的憧憬。她笑着说:“这几年种小番薯效益不错,今年镇里又引进‘哈密’‘蜂蜜罐’两个新品种,收入还能再涨一涨。”李红艳的期待正是大盘镇产业发展惠农富民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在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大盘镇通过全域布局、统筹发展,在经济、产业、民生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幅工业挑大梁、三产相融合、乡村绘底色的美好画卷已然呈现。

在农业产业方面,小番薯成为大盘镇的“金疙瘩”。目前,全镇规模种植小番薯600亩,带动500多户农户分散种植400亩。大盘镇构建起统一品牌、统一种苗、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的产业体系,让小番薯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薯”。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升小番薯产业竞争力,大盘镇积极作为,每年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新种苗,邀请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指导。今年4月,该镇组织种植户开展专业培训,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今年我们还规划了100亩标准地,按培训要求进行种植,并开展药粮轮作,以提升种植户信心。”大盘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陈晶晶说。

除了小番薯,小发糕等特色农产品也迎来发展新机遇。近两年,大盘镇制定出台农特产品发展扶持政策,建设的农特产孵化园即将开始招投标,下一步准备集中规模生产小番薯、小发糕及其延伸产品,并通过公司化运营将产品打入商超。同时,建设冷库、引入冷链车解决仓储问题,引进“大盘山”商标授权使用,全方位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

工业经济是大盘镇发展的重要引擎。磐安县新悦模特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大盘镇第一家规上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厂房落成后引进了年产十万台吹塑模特的生产线项目。其生产的木制关节人、木制关节手等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产值达4000万元。大盘镇素有“金华车木第一镇”之称,辖区内15家木制品企业和86家木制品来料加工点蓬勃发展,年产值近亿元,带动6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大盘镇精准开展助企服务,助力企业扩大生产,培育华电福新公司、宏顺新工贸等企业实现小升规。2024年,大盘镇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2亿元,制造业投资113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45亿元,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在重点项目推进上,大盘镇成效显著。抽水蓄能和华电光伏两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项目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横坑水库正式开工,林麝养殖项目完成圈舍建设和引种,省内最大柔性支架光伏项目完成并网发电,这些项目为大盘镇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民生。2024年,大盘镇发挥镇强村公司作用,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各村集体经济分红达43.39万元,首次实现全镇13个村全部达成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目标。同时,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大幅提升,投资260万元,完成大盘中心校至盘山中路污水主管治理工程,开展学田、王庄、市口村农村污水改造工程,完成小盘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投资400万元完成Y605至北山道路改建工程,完成市口村、潭下村一事一议工程,完成市口至光明沿溪绿道路灯安装147盏,完成道路白改黑800米,投资40万元开展集镇弱电线路标准化改造,新建60千瓦快速充电桩1座,完成学田标准球场及儿童公园建设,基础设施提质焕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培育动能、激发潜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系统谋划、有机更新,持续增添美丽乡村色彩;用心用情、久久为功,继续提升民生福祉质量,推动实体经济、特色产业、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塑造大盘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大盘镇党委书记陈化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