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财经民生

减少食物浪费 还有拆盒小惊喜

不少年轻人爱上“剩菜盲盒”

记者 汪蕾

昨天下午3时半,义乌市民林钰婷打开“惜食魔法袋”小程序,花19.9元买下一份巴黎贝甜的面包“盲盒”,然后在线下领取。她告诉记者,这是一家网红面包店,没想也上线了“剩菜盲盒”。

林钰婷口中的“剩菜盲盒”在年轻消费者中很受欢迎。不同于潮玩类盲盒,这类盲盒中的食物带有临期属性,包括面包烘焙、零食小吃、轻食简餐等,商家将前一天或当天剩下的食物进行保鲜处理,搭配成不同的组合,在线上售卖,价格只有原价的1/3左右。

主打减少食物浪费

上线地图查找余量

林钰婷使用的“惜食魔法袋”小程序,是当下颇为流行、使用率很高的食物盲盒线上平台之一。据介绍,该企业是国内首家减少食物浪费的B Corp共益企业,“惜食魔法袋”上月创立满4周年,覆盖城市超100座,节约余量食物超1万吨,减少碳排放超3万吨。

记者打开小程序,发现在这个专为“剩菜盲盒”搭建的平台上,金华全市目前共有18个品牌入驻,包括山山家、麸居、巴黎贝甜等十余家面包品牌,既有老牌连锁,也有新晋网红。本地商户中其他类型的入驻商家并不多,有1家卤味店、2家便利店。

在小程序主页的右上方,有一个“地图”按钮,点开后可看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参与品牌店铺,每家店铺的头像旁有其用户评分及“剩菜盲盒”的剩余量。记者看到,每家店铺的可取时间不同,一般集中在晚上8时后;而且“剩菜盲盒”也不是每天都有,如在距离记者位置最近的10家店中,有一半店铺都是“近两天无剩余”,另有4家在前一晚打烊前已售罄。

平台目前发起了“惜食1%行动”,不少商家都已加入。这一行动是将每份魔法袋交易额的1%捐赠给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用以支持光盘专项行动,减少食物浪费。记者看到,点开不同店家的主页,图片下方有一个提示栏显示“累计为地球减少多少吨碳排放”。以本地品牌山山家为例,目前平台上仅金华市区就有20余家店入驻,是本地覆盖率较高的品牌,其中有8家店的累计碳排放减少量超过1吨,减排最多的星野万达店累计减少碳排放3.8吨。

用户追求高性价比

商家既减损又立口碑

家住时代花园的于爽今年22岁,此前她在杭州读大学时开始接触并使用这一小程序。当时杭州的店铺还不多,她使用的频率也不高,渐渐地她发现入驻的店多了、使用的人也多了。

于爽购买“剩菜盲盒”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性价比高,一般都是原价的三折或四折;其次是减少浪费,“临期但质量没问题,那就在它过期前物尽其用”;最后是“开盲盒”“尝新品”的心态,有时她会去新店“拆盒”,偶尔会有小惊喜。

上架“剩菜盲盒”的商家有着怎样的考量?“我们店是新店,也是刚上线‘惜食魔法袋’小程序的。”在市区将军路开了一家私家面包工作室的店主说,他们卖的都是当天现烤的面包,开店后发现每天都会有余量面包,为了不浪费,除了当天18时后在店内做满赠活动外,也在线上推出了盲盒产品。店主透露,虽然是特价盲盒,但他们依然对品质很关注。“一方面是减少损耗,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变相引流的方式,一定要保证口碑。”他强调,无论以何种形式销售,餐饮食品安全是摆在首位的。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与“惜食魔法袋”有同样定位的还有兜着走DZZ、米粒盲盒等平台,在一二线城市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很受欢迎,并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业内专家认为,“剩菜盲盒”对临期食品的处理方式,符合当下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对环境友好,也是践行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美德。同时,它也抓住了年轻人喜尝新、更有趣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情绪价值。

需要提醒的是,食物盲盒与其他盲盒不同,食品安全的红线不可碰触,商家在避免浪费的同时应采取严格的质量保障措施,确保售卖时食品在保质期内且符合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