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玉米青蛙CP”亩产突破5万元

记者 傅俊 文/摄 昨日,武义县熟溪街道水碓后村的玉米青蛙共生基地里,在刚收割完的玉米地旁,深绿色的青蛙正沿着田垄蹦跳。与传统农田不同,共生基地里特意开挖了水渠,田埂四周铺上塑料薄膜,为青蛙打造了水陆两栖的舒适家园。 “大棚水果玉米生长期分为两季,2—5月和8—11月,中间6—7月有个空档期,大家就想着利用起来。5月份投放的蛙苗,现在刚好一个多月大。”正在打理基地的技术员何朝晖介绍,经省农科院玉米所专家和省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指导,基地尝试将玉米和青蛙组合,水果玉米的茂密生长,为青蛙提供了阴凉的栖息之地,而青蛙能捕食玉米螟、黏虫等害虫,有效防治了玉米虫害。另外,青蛙的粪便是天然肥料,有效提升了农田的综合效益,实现两者的共生共益。 据了解,经过土壤改良、设施改造等前期试验,今年5月首批共有200斤蛙苗正式入田,开启“玉米护蛙、蛙养玉米”的共生试验。首批蛙苗历经3个月生长,预计8月可收获750公斤成蛙,按市场价40元/公斤计算,仅此一项就能增收3万元。加上两季水果玉米亩产2万元的收益,大棚内每亩综合产值突破5万元,较传统单一种植模式提升3倍以上,新模式也为水碓后村的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