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车857次 行程2万公里 服务人数超1000人
磐安“梦想直通车”促困难群体就业
本报消息(记者 毛伟军)“今天要早点出发,10多个点转下来路程有些远。”清晨6时,磐安的群山还笼罩在晨雾之中,磐安县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来料加工中转点已开始忙碌。
一辆货车缓缓发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辆车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梦想直通车”,又开始新一天的旅程。在磐安县民政局的支持下,“梦想直通车”的里程已突破两万公里。这两万多公里的山路,串联起无数温暖与希望的故事,也见证着“缘梦想 安生活”困难群体就业赋能公益创投项目的扎实足迹。
“这些毛线和布料,是打开无数村民新生活的钥匙。”社工小张再三核对行程单和加工户的订单量。自项目启动以来,这辆“梦想直通车”已完成857次出车,服务人数超1000人。
“今天这么早就送来了。”早上7时,大盘镇的李大姐早早地在路边等待,远远望见熟悉的车子驶来,连忙迎上去。前两天,在社工团队连续3天指导下,李大姐完成的产品全部合格,还带动同村6名妇女成立互助小组,一起干着来料加工活。
“现在我有了收入,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的仁川镇流岸村村民小杨说。去年4月,在“缘梦想 安生活”项目的帮助下,小杨参加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如今,缘安社工定期上门送原料、收成品,让他每月有了稳定收入,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在仁川镇“轮椅青年”小张的家中,“梦想直通车”的引擎声成了暖心的信号。“小张,这次的手工活有些挑战,但我们相信你。”社工们一边送上新样品,一边介绍加工步骤。从最初的笨拙到如今的娴熟,小张一天能完成200多件加工品。稳定的收入不仅改善了他的生活,更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梦想直通车”不仅是技能传递的载体,更化身流动的温暖驿站。车内常备的血压计和药品,已多次为乡亲们提供健康守护。逢年过节,该车还满载米面粮油等慰问品,及时向乡亲们送上社会的关爱。
据统计,磐安县具备劳动力且有增收愿望的困难群众有近600人,为此,“缘梦想 安生活”项目邀请专业人士,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上门技能培训,为培训后能够胜任手工活的乡民提供上门收送手工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