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基础”到“高品质”
永康长护险政策让失能群体享好服务
本报消息(通讯员 胡美樱子)“在护理员的专业照护下,我原本蜷缩的手可以伸直了,身体状况好转不少。”昨日,因脑血管破裂导致中风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市民潘先生说,经长期护理保险护理员两个月以来的上门服务,他的身体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以来,永康市全面推行长护险制度,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费用问题,为失能群体家庭筑牢保障底线。截至目前,该市参保人数已达64.31万人,确定定点机构32家,累计开展失能评估1464人,评定通过1295人。
永康市医保局对居家上门护理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人员资质、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实地核查,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及规范,统一经办流程,全力推动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提质增效,实现“床边”医保福利送上门。
据悉,永康市长护险服务共有42项生活护理和33项医疗护理,包括清洁卫生、营养摄取、用药指导等六大类精细化服务。该市将聚焦护理服务提质增效,推动长护险从“保基础”向“高品质”发展,通过对参保人的失能等级、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让失能人员不仅“享有服务”,还能“享好服务”。截至目前,该市已签约6家长护险定点居家上门服务机构,完成上门护理服务共计788人次。
日前,永康绿康丽州家园长护险专区内,护理员俞光云正在悉心协助老人进食,同时随时关注其他床位的老人,陪伴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需求。“我的工作是让老人在这里住得舒心,让家属放心。”俞光云说。
今年1月,长护险在永康绿康丽州家园落地。永康绿康丽州家园设立长护险专区,照料日常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失能人员。“长护险在全省推广后,我们迅速响应,首批申请了99张床位。”永康绿康丽州家园业务副院长胡静密介绍,目前已有24人完成签约。
“长护险专区护理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胡静密介绍,长护险专区1∶3的照护比例,推动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率提高,促进了护理员专业技能提升。
据了解,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经治疗无法康复且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持续6个月(含)以上的人员,均可申请长护险。此外,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及其家庭,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机构护理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
长护险能切实减轻失能家庭护理经济负担。以永康绿康丽州家园为例,长期护理保险每日提供80元护理补贴,报销比例达70%,家属每天可获得56元报销,极大缓解了经济压力。随着长护险制度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失能家庭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