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关怀 传承奋斗精神
民间投资占比连续四个月居全省第一
本报消息(通讯员 李增炜 俞卿)“3月开工,4月入统,预计10月就能投入使用,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这样的‘加速度’离不开武义政府的大力支持。”昨日,舜驱动力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理鹏说。
今年年初,总投资10.3亿元的舜驱动力新能源汽车电机华东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武义。考虑到外来投资方人生地不熟,投促、经商、资规及属地开发区等开展“多对一”帮扶,将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还派出团队助力企业优化新厂参数方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台(套)汽车电机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
据悉,武义县建立重点项目“谋划储备”“招商盯引”“开工入库”“加快建设”“竣工投用”等五张任务清单,涉及工业、文旅、城建等200多个项目,实施扩投资推项目攻坚行动。数据显示,1至4月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连续35个月排名全市前三,其中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74.5%,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一。
武义用项目加速度积蓄发展新动能,落实“节点+清单”管理,每季度开展晾晒比拼,比进度、晒成绩、找差距,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增速12%以上,清单内项目按时完成各季度进度。同时,每个重大项目背后都有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为工程保驾护航。
在延链补链中提升竞争力,该县重点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6大产业链,紧盯“链主型”企业精准招商。比如,众岫科技公司新建年产5000台电梯及核心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是武义新招引的省重大产业项目,预计年底完工。今年以来,该县已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40.8亿元,完成一季度开门红任务150%,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武义加强要素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协同联动,前期深化“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证”等改革,压缩项目落地周期,现已办理“竣工即交证”业务12件;施工过程中对堵点、卡点问题定期跟踪,实施销号。5月20日,浙江月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11幢厂房和2幢宿舍楼在竣工验收备案当天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登记建筑面积16.43万平方米,成为武义工业项目“竣工即发证”改革以来一次性申请登记面积最大的项目。
随着一大批新兴项目的涌现,武义的发展动能持续优化。不久前,当地有4个工业、制造业领域项目入选省经信厅和省财政厅公布的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