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投诉 零上访 零违纪
四川龙泉村:全链条监督让群众心里亮堂堂
记者 杜晓萍 张益晓
柏油马路蜿蜒而上,农家小院色调一致,置身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龙泉村,顿感豁然开朗:眼前,山水相连,绿意葱茏,现代与古朴兼具,城市与田园兼容,好一幅美丽的新农村图景。
龙泉村由原龙泉村和吊楼村合并而成,共963户3030人,耕地面积3387亩。2023年6月27日,南江华润希望小镇在此落成。这是华润集团在乡村振兴新阶段以新标准参与国家乡村振兴的项目,龙泉村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村容村貌亮丽,龙泉村的内涵也值得点赞——村里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村庄和谐发展。
一方面,南江县有关部门切实筑牢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根基,把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作为抓手,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提级监管,实现村与集体经济组织政经分离,防止农村“微腐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县建立“1+32+N”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并创新完善平台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新机制,通过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业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实现集体资产的线上闭环标准化管理、全数据汇总、全流程和全过程公开。
另一方面,龙泉村以“后陈经验”为指导,建立完善的村务监督制度,通过组织建设、公开透明、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和发挥群众作用等多方面努力,实现村级治理规范化和有效化。
项目理事会制度推动村级工程项目有序建设——
去年种植50余亩彩色稻,发展观光农业;今年计划建设旅游环线……近年来,龙泉村发展迅速,平均每年实施各类项目约10个。
今年以来,南江县雨水偏少。进入夏季,每隔一两天,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袁建平都要去村提灌站转转。“幸好去年建起了提灌站。”袁建平说,这个以工代建项目总投资48万元,由村里负责具体施工事宜。为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去年10月,龙泉村举行村民代表大会,经投票选举,成立提灌站建设项目理事会。
“要买多少材料、需要哪些工种、什么人适合干、工资标准如何定等,我们都要管。”该项目理事长赵子明说,整个项目共20多人参与建设,项目理事会每天登记出勤情况,每月一汇总,将施工人员及工资明细上交给南江县财政局。
项目施工两个多月间,村监会“贴身监督”。龙泉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赵子月说,每天现场巡查,确保项目建设不缩水、不走样。去年12月,提灌站建成,村监会参与项目验收,确保按质完成。
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推动村级工程项目有序建设、规范管理,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廉洁工程。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是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
今年春节前,外出人员集中回乡,巴中市村(社区)全面开展集中放榜活动,“晒”出年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涉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稻谷补贴、耕地补贴、农机具购买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补贴金额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多、数额大,放榜前历经层层审核。以惠农补贴为例,各农户据实申报种植面积,经核实、抽查、确认无误,村党支部书记、村监会主任、驻村干部签字并张榜公示后,上报至镇政府。集中放榜活动中,村监会还要对照上报名单进行核对。
“三务”公开栏上亮出当地纪委干部的联系方式,村民一旦发现放榜情况和打款记录对不上,或是其他人的补贴存在异常,可以向村监会或当地纪委举报,避免骗取套取、兑现不及时、未足额兑现等问题。
大事小情“晒”在阳光下,群众心里亮堂堂。“村民大力支持村上各项工作,龙泉村发展得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村民代表张电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