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政校联手 领航未来

金华市“浙中领航”培优项目启航,打造学前教育新高地

记者 叶骏

我市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院地合作迈出坚实一步:金华市学前教育“浙中领航”培优计划合作项目于近日正式启动,市教育局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并共同为我市首个“学前教育共同体”揭牌。

这一创新性合作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高校支撑、园所联动”的多维协同支撑体系,精准聚焦、合力破解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难题,全面提升区域整体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未来三年,“浙中领航”计划将重点攻坚学前服务新高地、师资培育新基地、组合教研新体系三大核心工程,开展博士驻园把脉问诊、名师结对精准培养、试点先行托幼融合等多项举措,推动金华学前教育向着更普惠、更优质、更均衡、更融合的方向加速迈进,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的学前教育,共同托举浙中儿童的美好未来和幸福起点。

随后展开的我市学前教育课改培训,聚焦“托育教育一体化、混龄集体教学、等级园创建”等热点难点,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现场指导。婺城区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谢雄娟说,这次培训安排实在、收获很大,像一级园评估指标解读等,很具引领性、启发性与操作性,对幼儿园办学有大帮助。“最重要的是,传递了当下真正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像要求幼儿园环境要质朴实用,从好看的环境转向实用的环境,真正激发孩子去学习、去互动、去探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以前满满当当、过度包装。同时要不断提升老师的专业性,让老师回归到真正的带班,有效地开展保育教育活动,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先后实施四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7个县(市、区)建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婺城区、东阳市分别入选省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省级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3.3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4%,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成为全省提升最快的地市,基本建成公益普惠、均衡优质、城乡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好上园、上好园”的需求。

当前,全市教育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在推动基础教育提质扩面上实现突破提升,让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持续擦亮“学在金华”金名片。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作为我省职业教育的龙头,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和扎实的办学成果,是我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唯表示,启动学前教育“浙中领航”培优计划,旨在通过院地协同,推动我市学前教育科学、精准、系统的提升,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高质量、有特色”浙中学前教育品牌。

要充分发挥“浙中学前教育共同体”作用,共同构建“行政—教研—高校—幼儿园”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标杆园专家赋能、博士驻园、科研兴园、成果培育“四大行动”和幼教名师结对成长、科研提升、跟岗促能“三大行动”,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幼教名师和具有浙中辨识度的标杆园,辐射带动金华学前教育事业整体提升。

校地合作不是“单向输送”,而是“双向奔赴”。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将深度对接我市学前教育需求,促进学术研究与地方需求深度融合,为金华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持。市教育局也将推动幼儿园与学校共建“实践教研共同体”,把一线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让理论研究“接地气”、实践探索“有方向”,实现“高校培养更精准—幼儿园质量更提升—社会需求更满足”的良性循环。

要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组建区域协同的教研协作网,共同探索“学前教育+”的融合模式,以创新驱动改革,以改革引领发展,在推进“托育一体化”、探索混龄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提供“金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