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夜经济点燃消费“新火”
□董金姣
暮色笼罩婺州大地时,金华的夜晚正被一种独特的活力点亮。猫头鹰道院塘夜市里升腾的美食香气、婺州古城街区中流转的文化光影、金华山上渐次亮起的夜游灯火,以及各大商圈涌动的消费人潮,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夜经济的多元图景。在这里,传统市井的烟火气与人们的消费活力相互碰撞,在丰富着商业供给的同时,也为金华增添了吸引力。
走进升级后的猫头鹰道院塘夜市,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60余个精品档口与特色小酒馆错落分布,百余种美食既有金华本地的传统滋味,也有网红潮流的创新表达。夜市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增设了趣味游戏区和特色音乐表演区,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沉浸式消费新场景。而在婺州古城,夜间文旅消费的创新实践更显深度。围绕夜游、夜娱、夜市、夜演、夜展、夜读六大业态,保宁门的历史厚重与熙春巷的美食鲜香、鼓楼里的潮流小店有机融合。常态化的非遗展演、沉浸式剧本游等文化体验,让婺州古城从单纯的消费场所嬗变为展示八婺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赋予夜经济更深的文化肌理。
金华夜经济的突破体现在对消费场景的持续创新。当前,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的文旅需求更加多样化。要刺激新需求,推动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各地就要探索更多可能性,夜间文旅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万泰广场以“公园式景观+情景式商业”的模式,将艺术、人文、自然元素融入消费空间,消费者在此不仅能满足购物需求,更能沉浸于灯光与艺术交织的美学体验,这是对传统商业体的颠覆性重构;江北夜市的蜕变则展现了城市治理与夜经济的共生关系,曾经因油烟污染饱受投诉的区域,通过多部门协同的“生态警务”模式,如今成为“共富样板区”,精细化管理为消费活力提供了坚实保障;金华山抢抓夜间经济这一文旅消费新增长点,打造夜游金华山品牌,让大白熊森林露营基地、墅下·天空之镜、鹿女湖区块、桃源里、开罗吉市等一批业态在夜晚热闹起来,提升金华山“日游山水、夜享仙踪”的全时段吸引力。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经济正成为促进内需释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激活消费潜能、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我市以横店影视城、婺州古城、佛堂古街、东阳卢宅等夜间消费集聚区为重点,联动游埠古镇、坡阳古街、永康大司巷、武义古城、磐安花溪等景区,积极培育咖啡、酒吧、美食、非遗、文创等特色市集。今年金华市将完成文旅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推动业态更新、体验升级,其中金华山矿坑书店、永康方岩岩下老街等一批项目已开放。
在蓬勃发展的背后,金华夜经济仍面临深层挑战。部分商圈存在业态同质化倾向,夜间停车难、环境卫生维护、食品安全监管等配套服务短板也亟待城市管理体系的同步升级。
夜经济绝非“日经济”的简单延伸,而需要从政策设计、业态创新到治理模式的系统性重构。破局的关键在于深化文化赋能与产业融合,婺州古城、金华山等地的实践已证明,当非遗技艺、特色演出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时,夜经济才能具备持久生命力。未来金华可进一步挖掘“灯市”“社戏”等传统民俗,打造沉浸式文化IP,让夜经济成为传承城市记忆的载体;同时需强化顶层设计,通过项目协同、服务保障、品牌推广等机制,避免业态同质化,提升区域品牌辨识度,形成网红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