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陪照护病房里的贴心人
记者 李晓艳
7月2日,市人民医院骨二科23病区护工陶明玉为因车祸住院的莲奶奶喂食后,准备带她下床走走。“今天是术后第三天,不用一直卧床,可以尝试坐起来下床活动。”陶明玉说,下床前翻身要用轴线翻身法,让她的头部、颈部和脊柱保持直线,可以避免二次损伤。
陶明玉当了8年护工。现在,她的职业有了新名字——医疗护理员。今年6月,她通过医疗护理员考试取得初级工证书。医疗护理员大多从养老护理员转型而来,与养老护理员相比,医疗护理员除了要做最基础的擦身、饮食、清洁等生活照顾外,还要掌握医疗知识,进行临床照护。目前,全市共有71名持证的医疗护理员。
“我们要记住术后注意事项,餐前餐后要关注血糖变化,定时给药,通过心电监护仪关注生命体征。”陶明玉说,虽然6年前已考取养老护理员证书,但要成为医疗护理员,这些相关的医疗知识都要现学。她所在的骨科还要掌握轴线翻身、区别冷敷热敷等知识。上岗前,她接受了家政公司的基础培训、医院护理部的医疗培训和科室培训。
“医疗护理员持证上岗,护理会更规范,为开设免陪照护病房提供专业支持。除了为住院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照护,他们还要具备观察发现一些异常状况及风险防范的能力,如噎食窒息、跌倒坠床等,以及承担助力病人锻炼康复与健康宣教的功能。”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余丽华说,该院去年8月在神经内科、骨科病区开设免陪照护病房,并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提供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的照护服务,后续还将在内分泌科、外科等病区开设免陪照护病房,逐步实现全覆盖。
市人民医院每天约有100名护工常驻。他们来自金华市田野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95%都取得了养老护理员证。陶明玉与两名同事组成护理团队,为4名病人提供照护服务,“每个病人床边都有呼叫铃,有需要就按一下,我们随叫随到”。他们的服务也得到病人们的好评。“周到有耐心,儿子很放心。”莲奶奶说。
余丽华说,医疗护理员临床需求量大,流动性也大,目前年龄大都在五六十岁,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未来可以探索小组型服务,以12小时轮班制代替24小时照护,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医院作为经市人力社保局备案许可的社评组织,已根据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联合开发初级工、中级工试题,可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