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创新开展 “后陈式”阳光院务行动
本报消息(通讯员 李滢洛 应佳丽)“陈大爷,这个月家庭医生有没有来给你量过血压?服务态度好不好?”日前,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监委会主任胡欣伟像往常一样,入户了解家庭医生服务情况、收集意见。在白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院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之外,中心还聘请后陈村监委会成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推动签约服务规范化、透明化、精准化。
近年来,武义推动“后陈经验”在卫健系统的深化拓展,创新开展“后陈式”阳光院务行动。该县通过全面梳理小微权力清单,编制了《阳光院务监督手册》,优化院务事前、事中、事后相关监督环节50余项,涉及相关流程风险点173项,明确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防控图及公开目录,实现“按图履职、照单监督”。
“我们开发了‘阳光院务’信息化平台,实现重点事项全流程线上留痕、在线预警,推动医疗单位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和阳光治理,让群众就医体验更满意。”武义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阳光院务”信息化平台线上监督重大事项决策226项,异常数据摸排后隐患解除91项;全县服务类信访同比下降36.8%,家庭医生综合签约服务满意率提升18.2%,招投标零投诉、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