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需求催生体育教学新模式
教练走出场馆来到家门口
记者 黄珊 文/摄
随着中考体育改革和家长教育观念转变,上门体育培训正在金华悄然兴起。教练们走出传统场馆,带着体育器材“上门”,将课堂搬进小区、公园,为孩子们提供上门体育培训服务。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题,更因个性化教学受到广泛欢迎。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我市上门体育培训需求旺盛,部分机构的课程预约已排至两个月后。
灵活教学破解家长接送难题
每周六,在市区湖海塘公园总能看到一群锻炼的孩子。“摆臂,注意手臂力量!”吴森楠一边示范动作,一边纠正学生的姿势。学员小雨(化名)的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送孩子上课,光来回就要半个多小时。现在下楼就能训练,我还能顺便把晚饭的菜买好。”
这种上门体育培训模式的走红主要来源于家长旺盛的需求。吴森楠大学毕业已经两三年,之前在培训机构当过篮球教练,也在学校里当过体育老师。2023年底,一位家长偶然提出能否到小区给孩子上课的请求,他就此开启了这项新业务。“最初就我一个人,带三四个孩子。现在团队有4名专职教练,课程排期都到了下个月中旬。”吴森楠说,他们的教学点分布在金华市区多个小区和公园,主要包括青少年体能训练、中考体育培训、小学生跳绳等项目。很多家长都在问800米、1000米该怎么练?他的回答是:教练带着跑呀,带孩子适应强度配速,找到节奏。
一年多时间运行下来,吴森楠发现,市场需求远超预期。“忙的时候一天要上七八节课,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十点连轴转。”吴森楠说。除了初中生,更多小学生家长也开始重视体育素质。目前最受欢迎的培训项目包括跳绳、立定跳远、排球、中长跑等基础项目。“别小看跳绳,很多孩子真的不会跳。但我们有专门方法,5节课保证教会。”吴森楠说。
个性化训练满足多元需求
金华市扬帆上门体育俱乐部的教练李耀威从事上门体育培训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他是金华较早尝试这种模式的探路者之一。原先,他在市区开了一家小球馆,由于家长有上门教学的需求,自己也有空余的时间,上门体育培训一拍即合。
李耀威说,体育培训最大的支出就是场地支出,一个场馆的承载人数有限,上门体育课把教学搬到大自然,一方面增加了教练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家长接送孩子节约时间的需求。公司现在有10多名专职教练,上门培训业务占比达40%。每个孩子的基础都不一样,要因材施教。
李耀威分享了几个难忘的案例:他培训的一个初中生患有先天性运动障碍,最初连正常走路都会摔倒。家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来,他们制定了专属训练计划,利用晚自习后的时间培训,坚持了一年多,最终该学生在中考体育测试中获得了满分,让他们觉得这一年时间没有白花。还有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他告诉教练,没有同学愿意跟他玩耍,家长包年让李耀威陪他训练,通过训练,他现在很喜欢打篮球,也有了自己的小伙伴。
上门体育培训的对象也逐渐多元化。李耀威介绍,每年2—4月是公务员、警校考生体测培训的高峰期。很多成年人平时缺乏锻炼,临时来突击训练。
便捷服务催生行业新生态
“我们七八月的课早在三四月就订满了,新客户预约已排到8月中旬。”李耀威分析,上门体育培训的核心优势在于“省时、高效、个性化”。相比传统体育培训机构,上门服务不仅节省了家长接送的时间成本,还能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训练方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李耀威团队还通过短视频平台拓展新市场。他们将培训过程剪辑成趣味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吸引了大批家长关注。“有一条视频记录孩子从零基础到熟练跳绳的全过程,直接带来上百次咨询。”李耀威说,并非所有家长都只为应试,越来越多家庭更看重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吴森楠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传统学校体育课受限于课时和安全规范,实际训练时间不足,而专业教练能精准解决技术短板。“比如跳绳,我们通过分解动作和专项训练,5节课就能让零基础孩子达标。这种‘靶向教学’是上门服务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