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单位展出 为何要用复制品
记者 周律江 文/摄
“带孩子去太平天国侍王府参观,看到部分展品的名片上标注着‘复制品’字样,说明它们并不是真的文物。”近日,有市民拨打市新闻传媒中心热线83186666询问,为什么要用复制品替代真品展出,真品去哪儿了?
位于市区鼓楼里的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品最多的太平天国王府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眼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前来该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对于来电市民提出的问题,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文保单位和博物馆展出复制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保护易受损、珍贵的文物;复制或拓印本地展馆缺少的文物,帮助本地观众了解相关历史信息;文物借调到其他博物馆,用复制品替代展出;部分文物不方便移动,用复制品展出,方便交流和讲解。
据介绍,就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的少部分文物复制品来说,既有因为没展出条件、易受损纸质文物的复制品,也有与其他博物馆协商获取的太平天国相关文物复制品。前者是为了保护文物真品,后者是为了丰富本地纪念馆展品,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太平天国历史。事实上,侍王府的重量级文物均已展出真品,比如国家一级文物石雕团龙、陆游碑、壁画等,供观众近距离观看。
根据《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物的复制和拓印,不同于文物文创产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和管理要求。博物馆陈列展览时,要求展品以原件为主,复原陈列应当保持历史原貌,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应予明示。
另据了解,针对当下热门的暑期研学游,该纪念馆近期推出“金华府”暑期研学营系列活动,面向10至16岁的青少年免费普及古建筑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可关注“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活动信息,先报先得参加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