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金华市工匠学院 精准锻造产业脊梁 夯实共富人才根基

卢奕仿

前不久,金华市总工会发布了5家市级工匠学院建设点和实训基地名单(金华开放大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继续教育协会、金华市印刷行业协会、甬金衢上金华城区段项目部),加上此前培育的1家国家级工匠学院建设点(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和1家省级工匠学院建设点(金华市技师学院),至此,我市工匠学院建设体系成功构建了纵向“国家—省—市”三级联动格局。“这不单单是集结本地各大职业院校力量助力中心大局、服务一线职工,更意味着我们能汇聚更优资源、争取更强政策支持,把金华市工匠学院平台做大做强,更广泛地吸引外地学子来金华学习、就业、扎根。”金华市工匠学院负责人阙建表示。

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金华市工匠学院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引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民生所盼,精心布局“1(院部)+N(建设点及实训基地)+X(培训项目)”协同发展模式,将技能提升的“及时雨”直接下至企业车间与职工身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金华市工匠学院已累计培训各类人才8000余人次,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1 聚焦产业所需 培训精准滴灌

针对我市“2+4+X”重点产业(“2”代表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4”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和高端装备,“X”则涵盖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方向)布局,金华市工匠学院精准发力,量身定制多门专项课程,紧密对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前沿技术需求,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确保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衔接。

这种精准对接,在服务我市核心优势产业升级上成效显著。在金华市技师学院的实训车间里,几名来自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正紧盯屏幕,手指在代码界面飞速跳动。该建设点致力于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输送人才,搭建“产教训”融合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市场亟需的职业技能。来自永康的陈宇航便是受益者之一。入学第二年即获实践机会,并在机械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进入合作企业实训后,凭借工业自动化设计的突出能力顺利转正。从业以来,他参与研发20余种自动化设备,独立完成数十台控制柜设计安装,其中钻攻一体机项目为企业节省300余万元,提升效率26%。“学院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大大缩短了企业培养周期。”合作企业负责人高度评价道。

与此同时,金华市工匠学院敏锐捕捉新兴产业发展脉搏,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人才培养。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崛起,无人机“飞手”需求激增。面对全国高达百万的人才缺口,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点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13期,培养持证“飞手”70余人,并与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等10余家中高职院校共建培训分中心,扩大辐射范围。“成为一名‘飞手’不难,但成为‘好手’却不易。”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章跃洪认为,随着应用场景(如航测、巡检、植保、救援)不断拓展,仅持证远远不够,具备行业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市场真正渴求的。

为更广泛地汇聚英才、服务产业发展,金华市工匠学院还积极拓展跨区域合作模式。去年9月,依托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全国工匠学院建设点优势启动的浙赣“蔚蓝计划”,便是成功范例。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学生盛国栋在接受了为期5个月的数控加工技术培训后深有感触:“‘实训车间+虚拟平台+生产装备’的全景式教学,如同置身真实生产线,不仅学以致用,更锻炼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结业后,他迅速融入金华一家精密制造企业,成为技术骨干。目前,“蔚蓝计划”已精准输送24名江西学子,生动践行了“教学紧盯产业链,课堂搬到生产线”的理念,让学员“学即能用”,让企业“招工即用才”,实现了跨区域人才共育共享。

2 锻造工匠梯队 夯实制造根基

今年,金华市技师学院开设了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班,培训工种包括钳工、电工、车工、焊工。电工汤沸涛在系统培训下,成功从一名高级工晋升为高级技师。通过运用在学院掌握的新技术,他研发了多工位揉捻控制系统和茶叶自动杀青晾干装置,有效解决青年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品质把控不严等突出问题,其成果已在我国多个产茶区落地应用,个人也获得“浙江工匠”称号。无独有偶,模具工高级技师朱方园通过学院的技能提升班,攻克了某关键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难题,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为企业节省返工成本近百万元,其创新工艺已在全公司推广。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技能提升带来的巨大价值。

技能成才之路,不只在校内课堂。走进位于甬金衢上金华城区段项目部的市级工匠学院实训基地,1350平方米的空间里划分了服务中心、模拟中心、教培室、模型室、实训室、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区,为产业工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和学习平台。今年5月,职工沈欢欢、赵志文通过基地组织的工程设备操作专项培训取得了起重设备操作证书,实现了从普通职工向专业技术工人的华丽转型。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开展产业工人培训20期,参训人数达1600余人,考核通过率达100%。此外,该实训基地内还开展各类技能比武,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提升产业工人的本领,为甬金衢上金华城区段项目高质高效安全推进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

据统计,金华市工匠学院系统推进职业技能等级提升,今年上半年,培育电工技能人才640人,其中中高级工185人、技师265人、高级技师190人;培育钳工、焊工等传统工种(四至一级)345人次,源源不断地夯实制造业根基。

3 服务发展大局 筑牢安全基石

在盛轩工贸的生产车间,安全员李巧玲刚参加完学院组织的定制化安全培训,便学以致用,成功发现并整改了一处重大设备防护缺失隐患,有效避免了潜在事故。这只是金华市工匠学院筑牢企业安全防线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金华市工匠学院积极响应安全生产刚性要求,已深入4家企业,为129名一线职工提供定制化安全培训,并开展特种设备使用与安全隐患排查专题培训6期。

与此同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正依托其专业优势积极行动。该建设点聚焦电商仓储物流安全、危化品管理(针对相关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开发了标准化安全培训课程包,并率先启动“匠心筑梦”职工技能培训项目(消防安全方向)。该项目系统化设计课程,围绕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操作等核心模块,深入讲授消防法规、火灾预防、应急处置等专业知识,同时强化消防设施实操训练,致力于帮助学员全面掌握消防管理技能。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熊晨超介绍:“‘匠心筑梦’项目旨在通过专业化培训,助力企业筑牢安全防线,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消防管理人才。学员在完成培训后,可参加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资格考试,获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证(消控证),为职业发展增添有力‘砝码’。”

据悉,该项目第一期培训班预计于7月上旬开班。学院计划年内覆盖至少20家中小微企业,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超500人次,切实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展望未来,金华市工匠学院将持续聚焦职工实用技能培养,在课程打磨、师资建设、实训保障上深耕细作,当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成长加油站”和职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锻造一支支撑起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在八婺大地上谱写技能报国、匠心筑梦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