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拓展新模式 探索新路径

我市持续激发跨境电商发展新动能

本报消息(记者 陈浩洋)今年,我市围绕“一中心三高地”战略定位,坚持改革引领、深化模式创新、强化主体培育,不断推进“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一流跨境电商发展生态,推动“金华制造”扬帆出海。1—5月,全市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达480.5亿元。

欧佩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营螺杆式空压机等产品,已在跨境电商领域深耕多年。“今年初,借助AI生意助手,我们获得2000万美元的订单。”欧佩克总经理徐镜钱告诉记者,当国外客户在深夜发起产品咨询时,AI生意助手“自动接待”,自己则借助AI产品进一步判断并快速跟进,最终拿下大单。

当前,AI正在重塑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尤其在精准预判行业趋势、洞察目标市场需求、智能优化商品匹配、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上,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和创新力。对此,我市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不断深化AI等新技术应用,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与优势产业带深度融合,拓展贸易发展新空间。

例如,义乌积极探索开发内容生成、流量承接和交易撮合等商贸领域AI大模型,推动数字老板娘、AI商品导购和一键建站(跨境独立站)等“人工智能+跨境电商”应用的建设,Chinagoods平台已上线智能报关、跨境结算等10款AI应用产品,累计服务用户超21万人次;永康落地阿里巴巴国际站AI赋能中心,通过AI智能选品、多语言视频生成、AI客服等应用,打通“选品—营销—履约”全链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物流体系日益完善,我市越来越多传统外贸企业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今年,我市大力实施“触网行动”,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工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截至目前,全市活跃跨境电商卖家数量达到6.36万个,在各大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开设的店铺数量超过12.61万家。

制度创新是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3月,我市成功落地“跨境清单+报关单”拼箱出口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下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货物必须分开运输的限制,实现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货物“同包拼箱、一单发运”,既可以提高集装箱利用率,也能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发货周期缩短1—2天;“义支付”持续强化跨境服务能力,通过业务模式创新、资金链路优化等形式,为外贸主体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收款服务,国际收款主流币种达到26种,业务范围覆盖超17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我市充分释放“自贸区+双综试区+双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持续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方式,深化开放经济金融服务改革试点,打造更多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