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早稻新品种引领粮食高产高质
本报消息(记者 卢奕仿)7月8日,一场早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中戴村举行,我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金早645”和“陵两优827”成为焦点,其优良性能为早稻增产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金早09”的升级迭代品种,“金早645”以丰产稳产、抗逆性强赢得种粮大户青睐。种植户戴荣富已连续4年扩大其种植规模,他说:“亩产比过去的品种至少高出25公斤,抗病抗倒伏还省肥。”据了解,该品种已连续2年被列为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从种子销售情况分析,今年该品种种植面积超15万亩,占本地早稻总面积一半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该品种还凭借其卓越表现入选2025年度农业农村部超级稻名录。
两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陵两优827”作为近9年来全省唯一审定的杂交早稻品种,也展现出强劲势头,其区域试验增产幅度高达11.0%,刷新自2012年以“中早39”为我省早稻区试对照品种以来的纪录,成为推动我省早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储备力量。
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王孔俭说:“我们育种紧盯高产、抗病及加工适配性目标,正与国家水稻单产提升战略同频共振。”目前,这些高产抗病、契合加工需求的良种已辐射邻市。衢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宏航表示,金华选育的早稻品种在当地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占早稻总面积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