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双溪

[民间故事]

错,也是野猫殿先错

□苏战辉

推诿塞责、指李推张,汤溪方言说的是:“错,也是野猫殿先错。”

这句俚语,出自咱金衢盆地洋埠镇“野猫畈”,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当地主要粮仓之一。

罗埠镇山下陈村郑宗林说:早年间有位落魄秀才,在外地私塾教书,临到年关便告假回家和亲人团聚。路经汤溪县境时,天不作美,凑巧下起一场大雪。人到野猫畈时,地上积雪都漫到小腿间了。

到处白茫茫的,眼看要迷路了,隐隐约约见前方有幢房子,秀才赶忙走过去。走近一看,原来是座土地庙。秀才又饥又累,见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泥像前香案上,供有鲜果食物,也顾不得平日斯文,拿起便往嘴里塞。

吃饱后,身体得到恢复,这时天逐渐黑下来,秀才便在殿里住下。

次日,大雪初霁。秀才临走时想,自己这一晚免挨冻受饿,全得益于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恩泽,苦于身边没东西供奉,那就写副对联聊表寸心吧!

于是挥毫泼墨,一副对联很快写好了,张贴在殿外。此后有路人经过,都说字迹清新秀丽,写得真好。

半月之后,本地有户人家要娶亲,东西准备得当,唯独大门上缺副如“红莲开并蒂 彩凤乐双飞”之类的喜联。本村有位童生,主人便上门去讨要,不巧他出门了。

童生有个儿子叫王五,是个不学无术之人,这天正躺在床上睡懒觉,听有人上门求写喜联,有尽显风采之心,然胸中无实货难于下笔。突然想起“野猫殿”对联写得好,何不去抄写一番。

对联写好,主人便命人张贴。这时,陆续来了亲朋好友,其中有个识字的,见喜联写着“公公十分公道,婆婆有求必应”,便说内容写错了。

王五跷着二郎腿,正想得到别人夸奖,听说写错又不知道错哪儿,为了逃避责任,狡辩说:“错,也是野猫殿先错。”

“错,也是野猫殿先错”,之后有人犯错了,又不思悔改,就引用这句话推诿,逃避责任。